ALM-13009 ZooKeeper Znode容量使用率超出閾值
更新時間 2023-08-22 15:48:46
最近更新時間: 2023-08-22 15:48:46
分享文章
本章節主要介紹 ALM-13009 ZooKeeper Znode容量使用率超出閾值。
告警解釋
系統每小時周期性檢測ZooKeeper服務數據目錄下二級znode狀態,當檢測到二級znode的總容量超過閾值時產生該告警。
告警屬性
| 告警ID | 告警級別 | 是否自動清除 |
|---|---|---|
| 13009 | 重要 | 是 |
告警參數
| 參數名稱 | 參數含義 |
|---|---|
| 來源 | 產生告警的集群名稱。 |
| 服務名 | 產生告警的服務名稱。 |
| 服務目錄 | 產生告警的目錄名稱。 |
| 角色名 | 產生告警的角色名稱。 |
| Trigger Condition | 系統當前指標取值滿足自定義的告警設置條件。 |
對系統的影響
向ZooKeeper數據目錄空間寫入大量數據,導致ZooKeeper無法對外正常提供服務。
可能原因
- 往ZooKeeper數據目錄空間寫入大量數據。
- 自定義閾值設置不合理。
處理步驟
檢查告警目錄是否寫入大量數據
- 在FusionInsight Manager首頁,選擇“運維 > 告警 > 告警”,單擊告警“ALM-13009 ZooKeeper Znode容量使用率超出閾值”所在行的下拉菜單,在定位信息中確認告警上報的Znode。
- 選擇“集群 > 待操作集群的名稱 > 服務 >ZooKeeper”,單擊“資源”,在精細化監控“資源使用(按二級Znode)”中,單擊“按容量”查看頂級Znode目錄是否被寫入較多數據。
- 是,記錄被寫入較多數據的目錄,執行步驟 3。
- 否,執行步驟 5。
- 確認被寫入較多數據的目錄中數據是否可以進行刪除。

說明刪除ZooKeeper中的數據為高危操作,請謹慎處理。
是,執行步驟 4。
否,執行步驟 5。
- 登錄ZooKeeper客戶端,刪除被寫入較多數據的目錄中的無用數據。
a.登錄ZooKeeper客戶端安裝目錄(例如“/opt/Bigdata/client”),并配置環境變量。
cd/opt/Bigdata/client
source bigdata_env
b.執行以下命令進行用戶認證。(普通模式跳過此步驟)
kinit 組件業務用戶
c.執行以下命令登錄客戶端工具。
zkCli.sh-server<任一ZooKeeper實例所在節點業務IP>:
d.執行以下命令刪除無用數據。
delete 待刪除文件路徑
- 登錄FusionInsight Manager,選擇“集群 > 待操作集群的名稱 > 服務 >ZooKeeper > 配置 > 全部配置”,然后搜索“max.data.size”即“ZooKeeper目錄的容量配額的最大值”,單位為Byte。然后搜索“GC_OPTS”配置項,查看其中“Xmx”的值。
- 比較“max.data.size”和“Xmx*0.65”的值的大小,較小的值乘以80%為ZooKeeper Znode容量的閾值,可適當修改這兩項配置,增大閾值。
- 觀察界面告警是否清除。
- 是,處理完畢
- 否,執行步驟8。
收集故障信息
- 在FusionInsight Manager界面,選擇“運維 > 日志 > 下載”。
- 在“服務”中勾選待操作集群的“ZooKeeper”。
- 單擊右上角的

設置日志收集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分別為告警產生時間的前后10分鐘,單擊“下載”。 - 請聯系運維人員,并發送已收集的故障日志信息。
告警清除
此告警修復后,系統會自動清除此告警,無需手工清除。
參考信息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