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警解釋
系統每30秒周期性檢測TCP臨時端口使用率,并把實際使用率和閾值(系統默認閾值80%)進行比較,當檢測到TCP臨時端口使用率連續多次(默認值為5)超過閾值時產生該告警。
用戶可通過“運維 > 告警 > 閾值設置 > 待操作集群的名稱 > 主機 > 網絡狀態 > TCP臨時端口使用率”修改閾值。
平滑次數為1,TCP臨時端口使用率小于或等于閾值時,告警恢復;平滑次數大于1,TCP臨時端口使用率小于或等于閾值的90%時,告警恢復。
告警屬性
| 告警ID | 告警級別 | 是否自動清除 |
|---|---|---|
| 12052 | 重要 | 是 |
告警參數
| 參數名稱 | 參數含義 |
|---|---|
| 來源 | 產生告警的集群或系統名稱。 |
| 服務名 | 產生告警的服務名稱。 |
| 角色名 | 產生告警的角色名稱。 |
| 主機名 | 產生告警的主機名。 |
| Trigger Condition | 系統當前指標取值滿足自定義的告警設置條件。 |
對系統的影響
主機上業務無法發起對外建立連接,業務中斷。
可能原因
- 臨時端口不滿足當前業務需求。
- 系統環境異常。
處理步驟
擴大臨時端口范圍
1.打開FusionInsight Manager頁面,在實時告警列表中,單擊此告警所在行的
,獲取告警所在主機IP地址。
2.以omm用戶登錄告警所在主機。
3.執行cat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cut -f 1命令,獲得開始端口值,執行cat /proc/sys/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cut -f 2命令,獲得結束端口值,相減得到臨時端口總數,若臨時端口總數小于28232,說明操作系統隨機端口范圍太小,需要聯系系統管理員擴大端口范圍。
4.執行命令 ss -ant 2>/dev/null | grep -v LISTEN | awk 'NR > 2 {print$4}'|cut -d ':' -f 2 | awk '$1 >"開始端口值 " {print $1}' | sort -u | wc -l ,計算臨時端口使用數。
5.使用公式計算臨時端口使用率,臨時端口使用率=(臨時端口使用數/臨時端口總數)*100,確認臨時端口使用率是否超過閾值。
- 是,執行步驟7。
- 否,執行步驟6。
6.等待5分鐘,檢查該告警是否恢復。
- 是,處理完畢。
- 否,執行步驟7。
檢查系統環境是否異常
7.執行以下命令導入臨時文件,并查看“port_result.txt”文件中高使用率端口。
netstat-tnp|sort > $BIGDATA_HOME/tmp/port_result.txt
netstat -tnp|sort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w/o servers)
Proto Recv Send LocalAddress ForeignAddress State PID/ProgramName tcp 0 0 10-120-85-154:45433 10-120-85-154:9866 CLOSE_WAIT 94237/java
tcp 0 0 10-120-85-154:45434 10-120-85-154:9866 CLOSE_WAIT 94237/java
tcp 0 0 10-120-85-154:45435 10-120-85-154:9866 CLOSE_WAIT 94237/java
...
8.執行如下命令,查看占用大量端口的進程。
ps -ef |grep PID
說明
PID為步驟7查詢出所屬端口的進程號。
可以執行如下命令,收集系統所有進程信息,查看占用大量端口的進程。
ps -ef > $BIGDATA_HOME/tmp/ps_result.txt
9.請系統管理員確認后,清除大量占用端口的進程,等待5分鐘,檢查該告警是否恢復。
- 是,處理完畢。
- 否,執行步驟10。
收集故障信息
10.在主集群的FusionInsight Manager界面,選擇“運維 > 日志 > 下載”。
11.在“服務”中勾選“OMS”,單擊“確定”。
12.設置“主機”為告警所在節點和主OMS節點。
13.單擊右上角的
設置日志收集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分別為告警產生時間的前后30分鐘,單擊“下載”。
14.請聯系運維人員,發送已收集的故障日志信息及“port_result.txt”和“ps_result.txt”文件,并刪除環境中殘留的兩個臨時文件。
告警清除
此告警修復后,系統會自動清除此告警,無需手工清除。
參考信息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