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云備份
云服務備份(Cloud Backup and Recovery,CBR)可以為云主機、云硬盤提供簡單易用的備份服務,當發生病毒入侵、人為誤刪除、軟硬件故障等事件時,可將數據恢復到任意備份點。
云服務備份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正確性,確保業務安全。
備份、快照、鏡像有什么區別?
備份分為云主機備份和云硬盤備份。
鏡像分為系統盤鏡像、數據盤鏡像、整機鏡像。
| 備份類型 | 備份對象 | 適用場景 | 區別和優勢 | 備份方法 | 恢復方法 |
|---|---|---|---|---|---|
| 云主機備份 | 彈性云主機中的所有云硬盤(系統盤和數據盤) | 云主機受到攻擊或病毒入侵 通過云主機備份,可立即恢復到最近一次沒有受黑客攻擊或病毒入侵的備份時間點。 數據被誤刪 通過云主機備份,可立即恢復到刪除前的備份時間點,找回被刪除的數據 應用程序更新出錯 通過云主機備份,可立即恢復到應用程序更新前的備份時間點,使系統正常運行。 云主機宕機 通過云主機備份,可立即恢復到宕機之前的備份時間點,使云主機能再次正常啟動 |
備份的同一個云主機下的所有云硬盤數據具有一致性,即同時對所有云硬盤進行備份,不存在因備份創建時間差帶來的數據不一致問題。 且云備份支持根據備份策略自動備份。 |
創建云主機備份 | 使用云主機備份恢復數據(恢復至原服務器) 使用云主機備份恢復數據(創建新的云主機) |
| 云硬盤備份 | 指定的單個或多個云硬盤(系統盤或數據盤) | 系統盤沒有個人數據,因而只需要對部分的數據盤進行備份 當云硬盤出現故障或云硬盤中的數據發生邏輯錯誤時(如誤刪數據、遭遇黑客攻擊或病毒危害等),可快速恢復數據。 備份作為基線數據 設置備份策略,根據策略自動對云硬盤進行數據備份,通過定期創建的備份作為基線數據,用來創建新的云硬盤或者恢復數據到云硬盤。 |
備份數據則存儲在對象存儲 (OBS)中,可以實現在云硬盤存儲損壞情況下的數據恢復 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降低備份成本 |
創建云硬盤備份 | 使用云硬盤備份恢復數據(恢復至原磁盤) 使用云硬盤備份恢復數據(創建新的磁盤) |
| 快照 | 指定的單個或多個云硬盤(系統盤或數據盤) | 日常備份數據 通過對云硬盤定期創建快照,實現數據的日常備份,可以應對由于誤操作、病毒以及黑客攻擊等導致數據丟失或不一致的情況 快速恢復數據 應用軟件升級或業務數據遷移等重大操作前,您可以創建一份或多份快照,一旦升級或遷移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通過快照及時將業務恢復到快照創建點的數據狀態。 例如,當由于云主機 A的系統盤 A發生故障而無法正常開機時,此時您可以使用系統盤 A已有的快照新創建一塊云硬盤 B并掛載至正常運行的云主機 B上,從而云主機 B能夠通過云硬盤 B讀取原系統盤 A的數據。 快速部署多個業務 通過同一個快照可以快速創建出多個具有相同數據的云硬盤,從而可以同時為多種業務提供數據資源。 例如數據挖掘、報表查詢和開發測試等業務。這種方式既保護了原始數據,又能通過快照創建的新云硬盤快速部署其他業務,滿足企業對業務數據的多元化需求。 說明 只支持回滾快照數據至原云硬盤,不支持快照回滾到其它云硬盤。 重裝操作系統或切換操作系統后,系統盤快照會自動刪除;數據盤快照不受影響,可以照常使用。 |
快照數據與云硬盤數據存儲在一起,可以支持快速備份和恢復 快速保存指定時刻云硬盤的數據,同時還可以通過快照創建新的云硬盤,這樣云硬盤在初始狀態就具有快照中的數據 |
創建快照 | 使用快照回滾數據 |
| 系統盤鏡像 | 系統盤 | 快速恢復系統 更換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升級或業務數據遷移等重大操作前,將系統盤創建成系統盤鏡像,一旦遷移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通過系統盤鏡像切換操作系統,或重新創建新的云主機。 快速部署多個業務 通過同一個系統盤鏡像可以快速創建出多個具有相同操作系統的云主機,從而快速部署多個業務。 |
系統盤鏡像可以實現在云主機操作系統損壞情況下快速切換至損壞前的操作系統。 | 創建系統盤鏡像 | 使用系統盤鏡像切換故障云主機的操作系統 使用系統盤鏡像創建新的云主機 |
| 數據盤鏡像 | 指定的數據盤 | 快速復制數據 通過同一個數據盤鏡像可以快速創建出多個具有相同數據的云硬盤,再將新創建的云硬盤掛載到其他服務器上,從而可以同時為多種業務提供數據資源。 |
數據盤鏡像可以復制全盤的數據并創建新的云硬盤掛載到其他服務器上,實現云主機數據盤的復制和共享。 | 創建數據盤鏡像 | 使用數據盤鏡像創建數據盤 |
| 整機鏡像 | 彈性云主機中的所有云硬盤(系統盤和數據盤) | 快速恢復系統 更換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升級或業務數據遷移等重大操作前,將云主機的系統盤和數據盤創建成整機鏡像,一旦遷移過程中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整機鏡像切換操作系統,或重新創建新的云主機。 快速部署多個業務 通過同一個整機鏡像可以快速創建出多個具有相同操作系統和數據的云主機,從而快速部署多個業務。 |
通過整機鏡像實現業務的整理遷移。 | 創建整機鏡像 | 使用整機鏡像創建新的云主機 |
云服務備份產品架構
云服務備份由備份、存儲庫和策略組成。
- 備份:
備份即一個備份對象執行一次備份任務產生的備份數據,包括備份對象恢復所需要的全部數據。
? 云主機備份:云主機備份提供對彈性云主機和物理機的基于多云硬盤一致性快照技術的數據保護。同時,未部署數據庫等應用的服務器產生的備份為服務器備份,部署數據庫等應用的服務器產生的備份為數據庫服務器備份。
? 云硬盤備份:云硬盤備份提供對云硬盤的基于快照技術的數據保護。
- 存儲庫
云服務備份使用存儲庫來存放備份。創建備份前,需要先創建至少一個存儲庫,并將服務器或磁盤綁定至存儲庫。服務器或磁盤產生的備份則會存放至綁定的存儲庫中。
存儲庫分為備份存儲庫和復制存儲庫兩種。備份存儲庫用于存放備份對象產生的備份,復制存儲庫用于存放復制操作產生的備份。
不同類型的備份對象產生的備份需要存放在不同類型的存儲庫中。
- 策略
策略分為備份策略和復制策略。
? 備份策略:需要對備份對象執行自動備份操作時,可以設置備份策略。通過在策略中設置備份任務執行的時間、周期以及備份數據的保留規則,將備份存儲庫綁定到備份策略,可以為存儲庫執行自動備份。
? 復制策略:需要對備份或存儲庫執行自動復制操作時,可以設置復制策略。通過在策略中設置復制任務執行的時間、周期以及備份數據的保留規則,將備份存儲庫綁定到復制策略,可以為存儲庫執行自動復制。復制產生的備份需要存放在復制存儲庫中。
備份機制
首次備份為全量備份,備份云主機/磁盤已使用空間。
示例:某磁盤大小為100GB,已使用空間為40GB,則備份的是40GB的已使用空間。
后續備份均為增量備份,備份上次備份后變化的數據,縮短備份時長、節約備份空間。
刪除備份時,僅刪除不被其他備份依賴的數據塊,不影響使用其他備份進行恢復。無論是全量還是增量備份,都可以快速、方便地將數據恢復至備份所在時刻的狀態。
云服務備份會在備份過程中自動創建快照并且為每個磁盤保留最新的快照。如果該磁盤已備份,再次備份后會自動將舊快照刪除,保留最新的快照。
云服務備份通過云主機/磁盤與對象存儲服務的結合,將數據備份到對象存儲中,高度保障用戶的備份數據安全。
備份的方式及適用場景
云服務備份提供兩種配置方式,一次性備份和周期性備份。一次性備份是指用戶手動創建的一次性備份任務。周期性備份是指用戶通過創建備份策略并綁定存儲庫的方式創建的周期性備份任務。
備份的方式及適用場景
| 對比項 | 一次性備份 | 周期性備份 |
|---|---|---|
| 備份策略 | 不需要 | 需要 |
| 備份次數 | 手動執行一次性備份 | 根據備份策略進行周期性備份 |
| 備份名稱 | 支持自定義,默認為“manualbk_xxxx” | 系統自動生成,默認為“autobk_xxxx” |
| 備份方式 | 默認首次全量備份,后續增量備份 | 默認首次全量備份,后續增量備份 |
| 適用場景 | 資源進行操作系統補丁安裝、升級,應用升級等操作之前,以便安裝或者升級失敗之后,能夠快速恢復到變更之前的狀態。 | 資源的日常備份保護,以便發生不可預見的故障而造成數據丟失時,能夠使用鄰近的備份進行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