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積分計算方法
更新時間 2023-12-28 17:26:55
最近更新時間: 2023-12-28 17:26:55
分享文章
本節介紹了什么是CPU積分、工作原理、相關概念、關機對CPU積分的影響等相關內容。
什么是CPU積分
CPU積分是一種用來衡量云主機計算、存儲以及網絡配置利用率的方式。云主機利用CPU積分機制保證云主機基準性能,解決超分云主機長期占用CPU資源的問題。
使用CPU積分機制的彈性云主機適用于平時CPU負載不高、但突發時可接受因積分不足,而導致云主機性能無法超過基準性能的場景。
當前通用入門型彈性云主機使用積分機制,了解更多通用入門型云主機規格請參考通用入門型。
工作原理
當您購買使用CPU積分機制的彈性云主機后,云平臺會發放初始積分,用來滿足云主機安裝后的突發性能要求。
云主機運行后,就會開始消耗積分以滿足需求,同時云平臺按照一定的速度發放積分。當云主機實際計算性能高于基準CPU計算性能時,會消耗更多的CPU積分來提升CPU性能,滿足工作需求。
說明
云平臺發放的積分可以累積,但達到最大積分后,停止累積。
初始積分不計入累積積分上限。
當云主機開始消耗CPU積分時,優先使用初始CPU積分。
1個vCPU按照100%利用率,運行1分鐘 ,消耗1個積分。
如果實際計算性能長期高于基準性能,則會持續消耗累積積分,當累積積分為0時,實際計算性能無法超過基準性能。
相關概念
表 CPU積分相關概念(以T6云主機為例)
| 概念 | 說明 | 示例 |
|---|---|---|
| 初始積分 | 1臺t6云主機在創建成功后,會分到云平臺分配的CPU積分,即初始CPU積分。初始CPU積分僅在創建時分配。 | 以t6.large.1為例,云主機創建成功后,會分配60個CPU積分。 |
| 最大積分 | 當分配積分大于消耗積分時,CPU積分會越來越多。獲得的積分在運行的云主機上不會過期,但每個云主機可累積獲取的積分數存在上限,即CPU積分累積上限。不同的云主機規格,上限不同。 | 以t6.large.1為例,最大CPU積分余額為576。當CPU積分達到576,CPU積分暫停累積,少于576時,重新開始累積。 |
| CPU積分/小時 | 每小時云主機獲取的CPU積分,與基準CPU計算性能對應。1個vCPU計算性能100%時,運行1分鐘 ,消耗1個積分。 | 以t6.large.1為例,CPU積分/小時為24,代表CPU積分分配速度為每小時24個CPU積分。 |
| 基準CPU計算性能(%) | 當云主機以基準CPU計算性能運行時,每分鐘的消耗積分等于云平臺分配的CPU積分。 | 以t6.large.1為例,基準CPU計算性能為40%,即實際計算性能為40%時,每分鐘的消耗積分等于分配積分。 |
| 平均基準CPU計算性能(%) | 當云主機以基準CPU計算性能運行時,每個vCPU的計算性能為平均基準CPU計算性能。計算公式如下:平均基準CPU計算性能 = 基準CPU計算性能 ÷ vCPU個數 | 以t6.large.1為例,基準CPU計算性能為40%,vCPU為2,平均基準CPU計算性能為20%。 |
| 消耗積分 | 云主機運行后,就會開始消耗積分以滿足需求。1個積分可以提供1個vCPU在計算性能100%時運行1分鐘 。因此每分鐘CPU積分的消耗積分計算公式如下:每分鐘消耗的CPU積分 = 1個CPU積分 x 實際CPU計算性能 | 以t6.large.1為例,實際計算性能為20%運行1分鐘時,會消耗0.2個CPU積分。 |
| 累積積分 | 實際CPU計算性能低于基準CPU計算性能時,即每分鐘的消耗積分小于云平臺分配的CPU積分,剩余積分累加,即為累積積分(累積積分達到最大積分后,停止累積)。實際CPU計算性能高于基準CPU計算性能時,即每分鐘的消耗積分大于云平臺分配的CPU積分,此時會消耗累積積分來提升CPU性能(優先使用初始CPU積分),滿足工作需求。每分鐘累積積分計算公式如下:每分鐘累計的CPU積分 = 1個CPU積分 x (基準CPU計算性能 - 實際CPU計算性能) | 以t6.large.1為例,基準CPU計算性能為40%,當云主機實際計算性能為10%時,1分鐘可以累積0.3個CPU積分。 |
關機對CPU積分的影響
CPU積分變化因計費模式和網絡類型而異。
表 計費模式與CPU積分
| 計費模式 | 云主機關機后積分變化 |
|---|---|
| 包年/包月 | 關機后保留已有的積分,積分繼續累積,但達到最大積分后,停止累積。 |
| 按需計費 | 關機后保留已有的積分,但積分不再累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