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場景
切換操作系統是為您的彈性云主機重新切換一個系統盤。切換完成后彈性云主機的系統盤ID會發生改變,并刪除原有系統盤。
如果彈性云主機當前使用的操作系統不能滿足業務需求(如軟件要求的操作系統版本較高),您可以選擇切換彈性云主機的操作系統。
公有云平臺支持不同鏡像類型(包括公共鏡像、私有鏡像、共享鏡像)與不同操作系統之間的互相切換。您可以將現有的操作系統切換為不同鏡像類型的操作系統。
約束與限制
云硬盤的配額需大于0。
切換須知
- 切換操作系統后,彈性云主機將不再保留原操作系統,并刪除原有系統盤。
- 切換操作系統會清除系統盤數據,包括系統盤上的系統分區和所有其它分區,請做好數據備份。
- 切換操作系統不影響數據盤數據。
- 切換操作系統后,您的業務運行環境需要在新的系統中重新部署。
- 切換操作系統成功后彈性云主機會自動開機。
- 切換操作系統后不支持更換系統盤的云硬盤類型。
- 切換操作系統后彈性云主機IP地址和MAC地址不發生改變。
- 切換操作系統后,當前操作系統內的個性化設置(如DNS、主機名等)將被重置,需重新配置。
- 切換操作系統時,對于安裝了密碼注入插件的鏡像,切換操作系統耗時大約為1~2min。對于未安裝密碼注入插件的鏡像,需要創建臨時虛擬機,耗時大約為10~20min。切換操作系統過程中,彈性云主機會顯示任務狀態為“切換操作系統中”。
- 切換操作系統后的幾分鐘,系統正在注入密碼或密鑰信息,再此期間請勿對云主機執行其他操作,避免密碼或密鑰信息注入失敗導致云主機無法登錄。
- 切換彈性云主機的操作系統后,由于所選鏡像不同,系統盤的容量可能會增大
- 切換操作系統時支持設置系統盤加密。
不同操作系統切換須知
不同操作系統間的切換是指Windows與Linux操作系統之間的互相切換。
- Windows系統更換為Linux系統:請安裝讀寫Windows系統的NTFS分區工具,例如NTFS-3G等。
- Linux系統更換為Windows系統:請安裝可以識別ext3、ext4等分區的識別軟件,例如Ext2Read、Ext2Fsd等。
說明云平臺不推薦您將Linux系統更換為Windows系統,當Linux系統中存在LVM分區時,切換為Windows系統后可能會導致LVM邏輯分區無法識別。
前提條件
- 待切換操作系統的彈性云主機掛載有系統盤。
- 切換操作系統會清除系統盤數據,包括系統盤上的系統分區和所有其它分區,請做好數據備份。
- 如果原服務器使用的是密碼登錄方式,切換操作系統后使用密鑰登錄方式,請提前創建密鑰文件。
- 如果您使用私有鏡像切換操作系統請參考《鏡像服務用戶指南》提前完成私有鏡像的制作。
? 如果需要指定彈性云主機器的鏡像,請提前使用指定彈性云主機創建私有鏡像。
? 如果需要使用本地的鏡像文件,請提前將鏡像文件導入并注冊為云平臺的私有鏡像。
? 如果需要使用其他帳號的私有鏡像,請提前完成鏡像共享。
操作步驟
- 登錄管理控制臺。
- 選擇“計算 > 彈性云主機”。
- 在待切換操作系統的彈性云主機的“操作”列下,單擊“更多 > 鏡像/磁盤 > 切換操作系統”。
切換操作系統前請先將云主機關機。
- 根據需求選擇需要更換的彈性云主機規格,包括“鏡像類型”和“鏡像”。
相關參數說明請參見創建彈性云主機。
- 設置登錄方式。
如果待切換操作系統的彈性云主機是使用密鑰登錄方式創建的,此時可以更換使用新密鑰。
- 單擊“確定”。
- 在“切換云主機操作系統”頁面,確認切換的操作系統規格無誤后,單擊“提交申請”。
提交切換操作系統的申請后,彈性云主機的狀態變為“切換中”,當該狀態消失后,表示切換結束。
說明切換操作系統過程中,會創建一臺臨時彈性云主機,切換操作系統結束后會自動刪除。
后續處理
1.如果切換操作系統前后都是Linux系統,且數據盤設置了開機自動掛載分區。切換操作系統后,數據盤分區掛載信息會丟失,請更新/etc/fstab配置。
a. 在/etc/fstab寫入切換后的分區信息。
建議您先備份/etc/fstab文件。
詳細操作請參考初始化Linux數據盤(fdisk),設置開機自動掛載磁盤分區。
b. 掛載分區。掛載分區后即可開始使用數據盤。
mount 磁盤分區 掛載目錄
c. 執行以下命令,查看掛載結果。
df -TH
2.如果操作系統切換失敗,公有云平臺支持重試功能,用戶可重新執行2-7,切換彈性云主機的操作系統。
3.重試后,如果仍未成功,可直接聯系客服,客服會在后臺進行人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