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控制臺。
- 在控制臺首頁,單擊“計算 >彈性云主機”。
- 在“彈性云主機”界面,單擊“創建彈性云主機”。

基礎配置
- 選擇“區域”。
不同區域的云服務產品之間內網互不相通。建議您選擇最靠近您業務的區域,這樣可以減少網絡時延、提高訪問速度。
- 選擇“可用分區”。
可用分區指在同一區域下,電力、網絡隔離的物理區域,可用區之間內網互通,不同可用區之間物理隔離。
? 如果您需要提高應用的高可用性,建議您將彈性云主機創建在不同的可用區。
? 如果您需要較低的網絡時延,建議您將彈性云主機創建在相同的可用區。
- 選擇“規格”。
包括規格名稱、vCPU、內存、基準帶寬、最大帶寬、內網收發包。當您選擇規格列表中的一個規格后,列表下方會展示當前規格的名稱、vCPU、帶寬信息,以便您根據業務場景進行選擇。
- 選擇“鏡像”。
? 公共鏡像
常見的標準操作系統鏡像,所有用戶可見,包括操作系統以及預裝的公共應用。請根據您的實際情況自助配置應用環境或相關軟件。
? 私有鏡像
用戶基于彈性云主機創建的個人鏡像,僅用戶自己可見。包含操作系統、預裝的公共應用以及用戶的私有應用。選擇私有鏡像創建彈性云主機,可以節省您重復配置彈性云主機的時間。
? 共享鏡像
您將接受其他用戶共享的私有鏡像,作為自己的鏡像進行使用。
8.設置磁盤,包括系統盤和數據盤。然后點擊“下一步:網絡配置”。
網絡配置
9.設置“網絡”: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可用的虛擬私有云、子網,并設置私有IP地址的分配方式。

10.添加“擴展網卡”:可選配置。您可以添加多張擴展網卡,并指定網卡(包括主網卡)的IP地址。
11.設置“安全組”: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可用的安全組,或新建安全組使用。
12.設置“彈性公網IP”。彈性IP是指將公網IP地址和路由網絡中關聯的彈性云主機綁定,以實現虛擬私有云內的彈性云主機通過固定的公網IP地址對外提供訪問服務。
高級配置
13.點擊“下一步:高級配置”

14.設置“云主機名稱”。名稱可自定義,但需符合命名規則:只能由中文字符、英文字母、數字及“_”、“-”、“.”組成。
15.設置“登錄憑證”。
16.設置云主機組。可選配置,云主機組內的彈性云主機將遵循反親和策略,盡量分散地創建在不同主機上。
17.配置“高級配置”:如需使用“高級配置”中的功能,請勾選“現在配置”。否則,請勿勾選。
確認配置
18.點擊“下一步:確認配置”。

19.在“確認配置”頁面,查看云主機配置詳情。
20.企業項目。該參數針對企業用戶使用。如需使用該功能,請聯系客服申請開通。
21.設置您購買云主機的時長和數量。
22.如果您確認配置無誤,單擊“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