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說明
隨著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員工為提升效率普遍繞過IT監管私自使用AI工具,導致企業面臨數據泄露與知識產權流失、漏洞與攻擊面擴大等安全風險。AI 應用漏洞檢測功能通過自動化掃描、多維度風險分析、全流程漏洞管理,幫助企業精準識別 AI 組件漏洞,構建從 “發現 - 響應 - 標記” 的閉環管理體系,解決傳統安全工具對 AI 資產 “看不見、管不住” 的核心痛點。
功能說明
支持超過 30+ 種 AI 應用組件漏洞檢測,通過多視圖查看及標記能力實現漏洞高效管理,幫助用戶掌握 AI 應用漏洞風險狀況
??注意:1、AI 安全檢測是終端管理企業版專屬能力,現限時免費開放給基礎版用戶使用。2、已訂購終端管理基礎版及以上。
操作步驟
登錄,選擇【終端管理】。
在左側導航欄點擊【AI 安全檢測】-【AI應用漏洞檢測】,查看 AI 應用漏洞檢測功能
可根據業務需求進行相關掃描和漏洞標記。
AI 漏洞掃描
在 “AI 風險概況” 模塊,點擊【下發掃描】按鈕,可針對組織、用戶組、用戶、設備主動觸發對終端 AI 應用的漏洞掃描,獲取最新漏洞數據。
掃描完成后,“最新掃描時間” 將更新為本次掃描時間。
AI 風險概況
支持查看“待處理漏洞數”和“影響設備數”,快速了解當前未處理的漏洞數量及受影響設備規模。
處理狀態分布:通過圖表查看漏洞的處理狀態(已修復、已緩解、知曉風險、待處理)及對應數量,掌握漏洞處理進展。
風險等級分布:環形圖展示漏洞風險等級(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嚴重)分布情況,直觀了解風險嚴重程度。
漏洞 TOP 10:查看按漏洞數排序的應用列表(如“ollama”漏洞數為 16),明確高風險 AI應用。
漏洞列表
“漏洞列表”頁面用于集中展示 AI 應用相關漏洞信息包括:漏洞名稱(含具體名稱及編號,用于識別漏洞)、風險等級(標注漏洞危害嚴重程度)、CVSS 評分(衡量漏洞嚴重程度的數值)、AI 應用名稱(漏洞所屬應用)、影響設備數(受漏洞影響的設備數量)、漏洞標記(顯示漏洞處理狀態)
支持基于漏洞標記狀態、風險等級、漏洞名稱、CVE編號、AI 應用名稱進行多維度篩選查詢,便于用戶對漏洞進行高效管理與跟蹤,及時處理安全風險。
勾選漏洞前的復選框(支持 “跨頁全選”),點擊【批量標記】按鈕,可對多個漏洞統一設置標記狀態,提升管理效率。
支持基于實際的漏洞處置結果對漏洞標記為已修復、已緩解、知曉風險、待處理,便于跟蹤管理。
點擊列表操作項【標記】,支持對漏洞標記為已修復、已緩解、知曉風險、待處理,便于跟蹤管理。
點擊【詳情】查看漏洞詳細信息,包括漏洞基本信息、漏洞風險描述、影響資產范圍、修復建議、參考鏈接、應用信息等
點擊 “影響設備” 標簽,可查看受該漏洞影響的設備數量及具體設備信息(如有展示),評估漏洞影響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