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訪問控制
更新時間 2025-01-22 11:07:52
最近更新時間: 2025-01-22 11:07:52
分享文章
本小節介紹云防火墻(原生版)雙向訪問控制最佳實踐。
背景信息
云防火墻(原生版)作為云計算環境的邊界網絡安全,符合等級保護要求條例中邊界安全訪問控制要求項,能夠實現內外網訪問控制隔離等要求。
前期準備
用戶需按業務需求整理好業務內外訪問控制需求,整理點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訪問互聯網業務的云主機信息,內網IP地址。
訪問互聯網業務是否存在限制,是否需要記錄上網行為審計。
對外發布業務云主機信息,內網IP及對應公網IP。
對外發布業務云主機的業務端口信息,使用協議,域名信息等。
對外業務或端口是否需要限制源地址訪問,例如運維端口僅放行運維人員訪問。
配置流程
云計算邊界擴展針對云·邊界安全有如下要求,要求邊界安全能夠實現訪問控制、惡意代碼防范、入侵防范等能力,以下配置流程可實現以上邊界安全需求。
配置流程說明:
| 序號 | 子流程 | 配置內容 |
|---|---|---|
| 1 | 梳理業務映射關系 |
|
| 2 | 配置網絡接口 | 按照平臺已添加的網卡進行網卡接口配置,登錄云墻【網絡】→【接口】→【接口配置】。 |
| 3 | 配置基礎準備環境 | 按需配置對象薄、地址薄等信息,登錄云墻【對象】→【服務薄】/【地址薄】。 |
| 4 | 配置出向NAT策略 | 確認需要訪問互聯網的云主機,進行SNAT配置【策略】→【NAT】→【源NAT】。 |
| 5 | 配置入向NAT策略 | 確認需要訪問互聯網的云主機,進行SNAT配置【策略】→【NAT】→【目的NAT】。 |
| 6 | 配置安全策略 | 確認需要進行過濾的訪問對象,進行安全策略配置【策略】→【安全策略】→【新建】。 |
| 7 | 配置出向路由和平臺路由 | 確認內網訪問互聯網的出接口地址,配置出向路由【網絡】→【路由】→【源路由】。 |
| 8 | 配置業務割接 | 將彈性IP從云主機上解綁至云墻網卡即可。 |
配置內容
提前準備好對應內網服務器的端口服務薄及地址薄等相關對象信息。
服務薄相關配置
登錄云墻控制臺,進入【對象】→【服務薄】→【服務】,可直接引用內置或新建。
地址薄準備
登錄云墻控制臺,進入【對象】→【地址薄】。
單擊“新建”,新建地址薄,輸入名稱和地址信息即可。
配置源/目的NAT策略配置
放行策略配置完成,需針對業務進行訪問控制隔離配置,首先配置出站SNAT策略。
打開菜單欄,【策略→NAT→源NAT】,新建策略。
打開菜單欄,【策略→NAT→目的NAT】,單擊“新建 > 高級配置”,新建策略。
參數 說明 源地址 依據真實業務確認是否限制源地址。 目的地址 防火墻網卡地址。 服務 業務需放行端口策略,調用服務簿。 轉換為IP 業務主機真實網卡地址。
配置安全策略
出入向地址轉換策略配置完成后,需針對流量進行安全檢測,該功能由安全策略實現。
打開菜單欄,“策略→安全策略→策略”,單擊“新建 > 策略”,新建策略。
| 參數 | 說明 |
|---|---|
| 名稱 | 自定義名稱。 |
| 源安全域 | 安全域可根據業務情況選擇。 |
| 源地址 | 源地址可根據業務情況選擇。 |
| 目的地址 | 目的地址地址可根據業務情況選擇,請輸入防火墻網卡地址。 |
| 服務 | 根據業務主機開放端口選擇服務。 |
配置出向路由和平臺默認路由
登錄云防火墻:【網絡→路由→源路由】,單擊“新建”。
| 參數 | 說明 |
|---|---|
| 源IP | 需要訪問互聯網的地址或網段。 |
| 下一跳 | 需要使用訪問互聯網的防火墻網卡接口。 |
| 網關 | 防火墻網卡的網關地址。 |
登錄云平臺控制臺,虛擬私有云→VPC→路由表→新建,下一跳地址輸入云防火墻(原生版)N100型實例網卡地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