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存儲相關概念定義:
備份服務器:用于接收業務模塊數據,業務模塊需要將數據發送給備份服務器再由其將數據寫入存儲中,以及通過備份服務器將數據從存儲中讀出再發送給業務模塊。
存儲介質:能提供數據存儲功能的存儲系統和物理設備。存儲介質對上層業務透明,業務模塊不能直接與之交互,需要通過存儲單元進行數據訪問或存儲。存儲介質可以劃分成更細粒度的存儲管理單元,如對象存儲的對象桶,NAS 存儲的共享目錄,重刪存儲的指紋域,本地磁盤的目錄。
存儲單元:存儲單元是基于存儲池、備份服務器、備份地址等條件建立的,業務模塊將直接訪問存儲單元,同時作為備份產品中備份以及復制任務的最終目標,用于數據存儲。方便后續對存儲單元上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
存儲單元為備份的目標介質,即在創建備份規則時,選擇備份的目標是以存儲單元作為單位,即備份前,必須先創建對應的存儲單元。
存儲單元組:存儲單元組由多個相同類型的存儲單元組成。目前支持以下存儲單元類型:磁盤池-本地磁盤、磁盤池-對象存儲、磁盤池-重刪存儲、磁盤池-NAS存儲。
主要組成元素相同,都為:(1個備份服務器 +1個備份地址)+ 1個磁盤池 + 1個保留等級(新增)。
多個同類型的存儲單元可以組成一個存儲單元組,建議創建存儲單元后,放入存儲單元組(即使只有一個存儲單元組),建議優先使用存儲單元組。
存儲介質、磁盤池、存儲單元
以下為磁盤池類型的存儲單元對應的關系圖:
存儲單元的創建順序為:存儲介質->磁盤池->存儲單元。其中,一個存儲介質可能包含多個磁盤池,磁盤池、存儲單元唯一對應。
存儲單元創建
本地磁盤·存儲單元創建
1)創建磁盤池-本地磁盤
登錄天翼云,進入。
單擊管理控制臺左上角的

,選擇區域。在服務列表選擇“計算”-“多活容災服務”,進入。
點擊左側菜單欄-“資源同步”-“資源同步管理”,進入資源同步管理頁面。
點擊左側菜單欄-“存儲管理”,點擊“存儲池-磁盤池”,進入磁盤池頁面。
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磁盤池頁面。配置磁盤池相關信息。需要填寫磁盤池名稱、選擇磁盤池類型為本地磁盤、選擇備份服務器、存儲路徑,其他選項可保持默認或根據需要配置。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磁盤池名稱 | 名稱只能以英文字母開頭,可包含數字,不能包含中文及特殊字符。 |
| 磁盤池UUID | 默認即可,系統自動創建。 |
| 磁盤池類型 | 支持“本地磁盤”、“對象存儲”、“NAS存儲”、“重刪存儲”。選擇本地磁盤。選擇是否同步文件的權限、用戶屬性等。此選項默認為不同步。 |
備份服務器 | 選擇備份至該本地磁盤的備份服務器。 |
| 存儲路徑 | 選擇本地磁盤備份的存儲路徑,選擇后支持對該路徑查看容量。 |
| 系統盤允許 | 選擇存儲路徑是否允許為根文件系統或者系統盤。 |
| 存儲最大并發數 | 支持填寫1~9999。 |
完成上述配置后,點擊“確定”按鈕,完成規則創建。
2)創建存儲單元
點擊左側菜單欄-“存儲管理”,點擊“存儲單元”,進入存儲單元頁面。
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存儲單元頁面。配置存儲單元相關信息。輸入存儲單元名稱、選擇存儲單元類型、選擇備份服務器、選擇磁盤池、選擇默認保留等級,其他選項可以保持默認或根據需要配置。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存儲單元名稱 | 名稱只能以英文字母開頭,可包含數字,不能包含中文及特殊字符。 |
存儲單元UUID | 新建存儲單元時,用戶可手動指定存儲單元UUID,也可保持默認忽略即可,存儲單元UUID主要用于備份服務器更換時,可通過該存儲單元UUID唯一性限制,確保新備份機可以正常用于備份恢復。 |
| 存儲單元類型 | 選擇存儲單元類型。 |
| 備份服務器 | 選擇備份至該存儲單元類型的備份服務器。 |
| 備份地址 | 填寫備份地址,保持默認即可。 |
| 業務組 | 選擇對應的業務組。 |
| 磁盤池 | 選擇該存儲單元類型對應的磁盤池。 |
| 最大并發數 | 支持填寫1-9999。 |
| 高水位 | 默認為90%,當容量達到高水位后,存儲單元裝填將會觸發告警,同時后臺默認不會再下發任務至該存儲單元。 |
| 低水位 | 默認為75%,當容量到達低水位后,存儲單元狀態將會觸發告警。 |
| 默認保留等級 | 可對存儲單元的保留等級進行設置,設置完成后,備份至該存儲單元的備份規則中將默認采用該保留等級,用戶也可手動在備份規則中修改保留等級。 |
| 訪問限制 | 可對存儲單元的訪問性進行限制。 |
存儲單元相關信息配置完成后,點擊“確定”,提交規則。
3)創建存儲單元組(可選)
點擊左側菜單欄-“存儲管理”,點擊“存儲單元”,進入存儲單元頁面。
點擊上方Tab頁的“存儲單元組”,進入存儲單元組頁面,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存儲單元組頁面。配置存儲單元組相關信息。輸入存儲單元組名稱、選擇存儲單元類型為磁盤池-本地磁盤、勾選存儲單元,其他選項可以保持默認或根據需要配置。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名稱 | 名稱只能以英文字母開頭,可包含數字,不能包含中文及特殊字符。 |
| 存儲單元類型 | 選擇存儲單元類型。 |
存儲單元組應用場景 | 默認僅支持用戶自定義場景,后續將持續引入。 |
| 存儲單元選擇數量 | 默認為最多可用個數選項,可根據存儲單元組應用場景和存儲單元選擇策略決定可使用的存儲單元及個數。 |
| 存儲單元選擇策略 | 分為三種,根據對應策略選擇可分配的存儲單元。 |
存儲單元組相關信息配置完成后,點擊“確定”,提交規則。
對象存儲·存儲單元創建
1)創建對象存儲
點擊左側菜單欄 -“存儲管理”,點擊“存儲介質-對象存儲”,進入對象存儲頁面。
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對象存儲頁面。各配置項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名稱 | 自定義的對象存儲的名稱,支持中文和英文字符。 |
| 存儲類型 | 僅支持選擇S3 Compatible。 |
| 存儲訪問地址 | 對象存儲的訪問域名endpoint,需要寫明協議類型(https/http),如果是URL形式,則不需要包含桶名。 |
| 證書校驗 | 用于Console Server訪問對象存儲時校驗認證使用,此配置默認開啟。此功能僅在對象存儲使用HTTPS協議且擁有對應證書的前提下可開啟使用,如果環境不滿足要求,則需要關閉此配置項,否則無法正常連接/瀏覽對象存儲。 |
| Access Key | 對象存儲的訪問賬戶對應的Access Key(即Secret ID)。 |
| Access Secret | 對象存儲的訪問賬戶對應的Access Secret(即Secret Key)。 |
| 大文件分片大小 | 用于將大文件分成小文件,加速傳輸效率的一個選項。默認值為:200,單位為MiB。輸入框內右側有增加和減少的按鈕。 |
| 簽名版本 | 訪問對象存儲發出請求時使用的簽名版本。 |
| 地域 | 對象存儲所屬地域,如果對象存儲有地域區分時需要填寫。 |
| 訪問模式 | 對象存儲提供兩種訪問模式:Path、Virtual Hosting;在實際配置時建議先使用Path方式。 |
| 備注 | 自定義此對象存儲的備注內容。 |
所有信息輸入完成后,單擊“確定”,即可完成對象存儲的添加。
注意:
建議單獨一個bucket存儲備份數據,防止對業務bucket有數據影響。
在備份文件上傳時,容易產生文件碎片,建議用戶策略自動清理或者手動清理。可在配置對象存儲時,設置碎片過期策略(具體步驟可參考:生命周期管理配置)。
不同對象存儲類型參考鏈接和列名如下:
對象存儲類型 獲取地域信息的列名
天翼云 ZOS 對象存儲將一些地域的服務開通操作和控制臺管理合并,已合并的地域會支持“公共資源池”方式的統一管理。可參考地域說明。 其他對象存儲類型、各對象存儲地域說明參考鏈接、鏈接中獲取地域信息的列名可參見多活容災服務用戶幫助手冊-數據定時災備。
2)創建對象桶
對象桶一般情況下是用戶提前創建好的,新建完對象存儲后,對象桶列表頁面默認不會存在對象桶,此時需要通過“新建”或“導入”方式完成對象桶的獲取。以下為兩者之間的區別,可根據實際場景選擇,兩種方式區別如下:
通過“新建”按鈕新建對象桶:新建意味著新建對象存儲上不存在的對象桶,如果新建時桶名稱已經存在,則將報錯無法新建成功。如果需要通過Console Server手動新建對象桶,需要確保對應賬戶有創建桶的權限。新建時名稱需為英文。
通過“導入”按鈕新建對象桶:導入意味著導入對象存儲上已經存在的對象桶,Console Server根據對應的存儲類型創建完對象存儲后可以將對應有權限訪問的對象桶通過“導入”功能調取API接口獲取對象桶導入后用于后續備份。
點擊左側菜單欄 -“存儲管理”,點擊“存儲介質-對象存儲”,進入對象存儲頁面。
點擊上方Tab頁的“對象桶”,進入對象桶頁面,點擊列表上方“更多-導入”按鈕,進入導入對象桶頁面。各配置項說明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對象存儲 | 用戶可自行選擇已添加的對象存儲。 |
| 使用配額 | 設置桶容量上限,向對象桶里存放的數據量不能超過此使用配額的大小,此配額僅對于對象桶作為備端有效。 |
| 導入方式 | 存在以下兩種方式: |
桶名稱 | 顯示已創建的對象存儲桶名稱。 |
單擊“確定”按鈕,導入完成后,對象桶列表可以看到導入完成的對象桶信息。
3)創建對象存儲磁盤池: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磁盤池步驟相同,磁盤池類型選擇對象存儲即可。
4)創建存儲單元: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存儲單元步驟相同,存儲單元類型選擇磁盤池-對象存儲即可。
5)創建存儲單元組(可選):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存儲單元組步驟相同存儲單元類型選擇磁盤池-對象存儲即可。
NAS·存儲單元創建
創建NAS存儲磁盤池(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磁盤池步驟相同,磁盤池類型選擇NAS即可)
創建存儲單元(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存儲單元步驟相同,存儲單元類型選擇NAS即可)
創建存儲單元組(可選)(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存儲單元步驟相同,存儲單元類型選擇NAS即可)
重刪存儲·存儲單元創建
1)創建重刪存儲
點擊左側菜單欄 -“存儲管理”,點擊“存儲介質-重刪存儲”,進入重刪存儲頁面。
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重刪存儲頁面。各配置項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重刪存儲名稱 | 用戶自定義的重刪存儲名稱,重刪存儲名稱只能以英文字母開頭,可包含數字,不能包含中文及特殊字符。 |
| 存儲類型 | 指存儲類型本地存儲和對象存儲。 |
| 備份服務器 | 選擇備份至該重刪存儲的備份服務器。 |
數據地址 | 填寫備份服務器的IP地址,如果備份服務器有多個網卡,可通過該網卡IP進行數據傳輸。 |
| 對象存儲 | 填寫選擇已經創建好的對象存儲。 |
| 對象桶 | 選擇該對象存儲下為重刪存儲創建的對象桶,需要全新創建的空對象桶作為底層存儲。 |
| 元數據存儲位置 | 默認推薦為對象存儲,也可以選擇本地存儲。 |
| 元數據服務端口 | 默認為26331,建議采用默認值。 |
| 指紋服務端口 | 默認為26332,不可編輯,隨元數據端口遞增顯示。 |
| 數據塊服務端口 | 默認為26333,不可編輯,隨指紋服務端口遞增顯示。 |
| 指紋庫目錄 | 指紋庫目錄需要為空目錄,建議使用SSD或NVMe硬盤作為存儲路徑。 |
| 數據塊目錄 | 本地存儲類型可以選擇數據塊存儲目錄,用于備份數據分塊處理。對象存儲類型則沒有該選項。 |
| 存儲空間回收策略 | 支持設置按周、按月回收策略定期檢查并清理無需的指紋數據。 |
描述 | 可自定義填寫當前重刪存儲的描述信息。 |
重刪存儲信息配置完成后,點擊“確定”按鈕提交。
2)創建指紋域
點擊左側菜單欄 -“存儲管理”,點擊“存儲介質-重刪存儲”,進入重刪存儲頁面。
點擊上方Tab頁的“指紋域”,進入指紋域頁面,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指紋域頁面。各配置項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紋域名稱 | 用戶自定義的指紋域名稱,名稱只能以英文字母開頭,可包含數字,不能包含中文及特殊字符。 |
| 重刪存儲 | 選擇對應的重刪存儲。 |
| 指紋特征方式 | 存在定長或變長兩種指紋特征方式。 |
| 壓縮 | 該指紋域是否開啟壓縮,開啟后備份至該指紋域的數據具備壓縮功能。 |
| 描述 | 可自定義填寫當前指紋域的描述信息。 |
指紋域相關信息配置完成后,點擊“確定”按鈕,提交規則。
3)創建重刪存儲磁盤池: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磁盤池步驟相同,磁盤池類型選擇重刪存儲即可。
4)創建存儲單元: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存儲單元步驟相同,存儲單元類型選擇磁盤池-重刪存儲即可。
5)創建存儲單元組(可選):操作步驟與本地磁盤創建存儲單元組步驟相同,存儲單元類型選擇磁盤池-重刪存儲即可。
上述內容詳情可參見多活容災服務用戶幫助手冊-數據定時災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