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文件復制,即數據從工作機到災備機的復制“通道”。數據災備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將數據以及相關的增量變化實時地從工作機復制到災備機。MDR程序以字節為最小單位,將數據的變化部分通過IP網絡復制到災備機,從而保證數據傳輸的高效、數據的完整性。文件復制中包含了實時數據復制及持續數據保護的功能。實時數據復制:字節級實時復制軟件,廣泛適用于文件系統、數據庫系統、郵件系統等實時的容災備份保護。通過部署在生產服務器上的輕量級客戶端實時捕獲字節級增量并實時傳輸到災備服務器。
持續數據保護可以捕獲或跟蹤數據的變化,并將其獨立存放在生產數據之外,以確保數據可以恢復到過去的任意時間點。持續數據保護可以為恢復對象提供足夠細的恢復粒度,實現任意的恢復時間點。由于持續數據保護記錄所有的修改操作以及數據的變化,所以占用的磁盤空間是比較大的。MDR程序獨特的多Baseline支持可以提高配置的靈活性,以及持續數據保護恢復的速度。
持續數據保護功能主要包含兩個步驟:和新增規則(見下方)。
添加節點包含工作機和災備機。添加工作機,主要是指定需要保護的文件或目錄;添加災備機,主要是確定數據備份的存放目錄;添加規則,或任務,即關聯工作機和災備機,通過設置各種參數實現不同的數據復制和保存效果,比如數據復制的映射關系、連續數據保護的保護策略和全副本的保留策略等。
恢復數據時,用戶通過恢復管理菜單完成。控制臺提供三種方式:
1)即時恢復,從災備數據中將生產數據的實時副本恢復出來;
2)持續數據保護恢復,從數據備份歷史中選擇任意一個時間點實現細粒度的數據恢復,前提是創建復制規則的時候開啟CDP選項;
3)快照恢復,即從數據生成的快照集合中,選擇某一個快照所對應的數據切片進行恢復,前提是用戶開啟了快照選項(此快照功能針對Windows災備機;Linux災備機不支持此快照配置,建議使用CDP功能)。
前提條件
已部署控制機。
工作機系統已安裝drnode并且注冊節點,需要有持續數據保護許可。
災備機系統已安裝drnode并且注冊節點,需要有持續數據保護許可。
新建規則
登錄天翼云,進入。
單擊管理控制臺左上角的

,選擇區域。在服務列表選擇“計算”-“多活容災服務”,進入。
點擊左側菜單欄-“資源同步”-“資源同步管理”,進入資源同步管理頁面。
點擊左側菜單欄-“持續數據保護”,點擊“復制規則”,進入復制規則頁面。
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復制規則頁面。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名稱 | 用戶自定義的普通復制規則名稱,便于管理,支持中文和英文字符,區分和識別當前任務的名稱。 |
業務組 | 選擇預定義的業務組。 |
節點組 | 選擇節點組,方便工作機,災備機選擇容災節點。 |
| 工作機 | 選擇發送復制數據的容災節點。在線節點優先顯示在列表的前面,并且采用名稱排序。如果已經創建節點組,可選擇節點組再進行節點選擇。若沒有創建節點組,可直接選擇節點,系統將自動列出擁有功能許可的所有主機節點,供用戶自行選擇。 |
| 代理 | 選擇跨網絡傳輸的代理地址。 |
| 災備機 | 選擇接收復制數據的容災節點。如果已經創建節點組,可選擇節點組再進行節點選擇。若沒有創建節點組,可直接選擇節點,系統將自動列出擁有功能許可的所有主機節點,供用戶自行選擇。 |
| 數據地址 | 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災備機指定數據地址,用于接收復制數據。 |
| 類型過濾 | 用戶可以指定只保護某些后綴名的文件,或者排除某些后綴名的文件。 |
| 規則自動啟動 | 默認選中,規則提交后自動開始鏡像和復制。如果不選中,規則提交后為停止狀態。 |
| 預約啟動 | 可以設置預定時間點,提交復制規則后到預約時間后再啟動。 |
路徑配置設置頁面各項配置如下,該頁面需要在基本設置欄認證后進行操作。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映射類型 | 支持“多對一”和“一對一”。 多對一:所有的工作機的源目錄和文件都復制到災備機的單一目錄下。 一對一:工作機的源目錄和文件一一對應到災備目錄。 |
要復制的目錄和文件 | 當工作機是Linux平臺時,系統會將用戶創建工作機時選擇的災備目錄在此列出,用戶可以做進一步的細化和配置,如排除個別不需要的文件或者目錄。如工作機是Windows平臺,則用戶可在此自由選擇需要災備的目錄。 |
不要復制的目錄和文件 | 不要復制的文件和目錄表格的文件和目錄,通常是映射表中工作機源目錄下的文件或者子目錄。由該表指定的文件和目錄不會被MDR程序監控。 |
鏡像設置頁面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跳過鏡像 | 正常鏡像:正常規則運行流程,即啟動規則后遍歷→鏡像→復制; |
| 校驗方式 | 在重鏡像過程中有四種校驗方式可以選擇,默認選擇總是嚴格校驗。校驗方式支持以下四種: 總是嚴格校驗:每個文件都做嚴格校驗并差異鏡像,若文件不一致則覆蓋該文件。 |
| 校驗算法 | 支持MD5和SHA256兩種數據校驗算法,默認為MD5。 |
| 錯誤處理方式 | 如果源路徑包含系統目錄和文件,MDR程序可能無法訪問某些特定的系統文件。對于這種情況,提供兩種方式: |
| 文件打開方式 | 在鏡像階段,源端打開文件的方式,該選項只適用于Windows平臺的工作機。在增量復制階段,MDR程序不會讀取文件內容。 |
| 文件安全屬性 | 設置工作機文件的用戶權限等安全屬性是否需要同步到備端,默認為“同步”。 |
| 遍歷時鏡像 | 啟動遍歷時鏡像,復制規則在遍歷過程中進行數據校驗;不啟用遍歷時鏡像,復制規則會在遍歷結束后進行數據校驗。 |
| 并行任務數 | 設置并行任務數,設置軟件并發連接數,對于海量小文件、單連接達到最大帶寬時,可以大大提升備份速度。 |
| 孤兒文件處理方式 | 針對復制規則鏡像階段的孤兒文件進行處理,可選擇的處理方式包括: |
壓縮加密頁面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傳輸壓縮 | 選擇是否啟用傳輸壓縮。啟用傳輸壓縮后,源端對準備傳輸的數據進行壓縮處理,目標端接收數據進行解壓寫入本地存儲。提供四個壓縮類型選擇:極速壓縮,普通壓縮,快速壓縮,均衡壓縮。 |
| 壓縮類型 | 極速壓縮:極速壓縮采用lz4。壓縮速度最快,壓縮率比較低。 |
| 傳輸加密 | 選擇是否啟用傳輸加密。啟用傳輸加密后,工作機在準備發送數據過程時使用加密算法和密鑰加密數據,當災備機收到數據后將執行解密操作再寫入災備機的本地存儲。此選項默認不加密。 |
| 加密類型 | 提供AES、SM4加密算法。 |
| 備端數據加密 | 默認不開啟,開啟后進行備端存儲數據時進行加密,加密密鑰為規則建立時控制臺密文下發給備端,內部自有加密算法。 |
快照設置頁面:針對復制規則,用戶可自動或者手工生成快照。快照即當前數據集的一個“切片”。配置自動快照的時候,必須定義快照的生成間隔時間、開始時間,以及快照數目。一個快照占用的磁盤空間和當前的數據占用的磁盤空間一樣,所以當定義自動快照的時候,要注意有足夠的磁盤空間放置相應的快照,不需要的快照通過快照管理及時刪除。
快照設置頁面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自動快照開關 | 默認為關閉狀態;開啟快照后的規則,可以在規則管理頁面通過“快照列表”查看當前任務所累積生成的快照列表。 |
| 間隔時間 | 每次執行快照操作的時間間隔,最小為1小時。 |
| 開始時間 | 可以選擇精確的時間,精確到秒。 |
| 快照數目 | 限定最大保留的快照數量,最大值64。 |
| 快照個數達到上限時策略 | 自動循環:刪除最舊的快照,并生成最新的快照。 |
CDP設置頁面:各項配置詳見下部分“CDP配置”。
帶寬控制頁面:當在某些情況下,用戶想限定帶寬的使用,可以通過帶寬控制來實現。比如,通過Internet實現數據異地災備,但同時用戶又不想在上班時間影響員工的Internet訪問速度,就可以限定工作機時間的帶寬。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時間范圍 | 用戶自行勾選具體的生效日。 |
| 帶寬 | 根據用戶需求選擇需要執行限速的時間段;可以設定多個不重疊的限速規則,彼此獨立;帶寬設定為0時,規則停止,帶寬顯示為0。 |
比較計劃頁面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比較計劃 | 選擇是否開啟比較同步,默認不開啟。 |
| 任務類型 | 可選擇僅比較、比較與同步(此選項僅當規則為直接進入復制狀態或僅同步目錄配置項時可使用)。 |
| 策略類型 | 支持選擇每天、每周、每月。 |
| 校驗方式 | 數據一致性校驗的方式; |
| 校驗算法 | 分為MD5和SHA256兩種數據校驗算法,默認為MD5。 說明:比較完成后可以在工作機日志文件work_sysrun_<DATE>.log中查詢比較結果。 |
| 任務運行時間 | 可點擊添加計劃新增策略。 |
| 結果保留數 | 結果保留的個數,結果保留數只能是1-1440的正整數。 |
高級設置頁面各項配置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備機增量數據緩存 | 開啟后,復制規則會將增量數據通過網絡傳輸到災備機,并將數據緩存至災備機的內存和存儲中,以減少對工作機資源的消耗。 |
| 復制刪除文件處理 | 開啟后,當復制規則處于復制狀態時,針對源端刪除的文件可選擇多種方式進行處理: |
| 復制延遲閾值 | 用戶所能接受的復制最長延遲時間,填入非負整數。 |
| 文件名轉換 | 在源文件復制到目標端時,可將該文件的名稱按照選擇的處理方式轉換后存放在目標端同步路徑下。此選項默認關閉,開啟后,可選的轉換方式有:默認常規、用戶自定義。 |
| 增加前綴/增加后綴 | 在復制的文件名前/后綴添加字符串。 |
| 大小寫 | 將文件名轉換成設置的對應的格式。轉大寫、轉小寫或者保持不變。 |
| 用戶自定義 | 通過正則表達式匹配符合的文件,并根據轉換策略進行轉換。 |
| 鏡像前備端檢測腳本 | 復制規則開始鏡像之前,允許用戶在災備機配置腳本。復制規則在執行鏡像之前,災備機會執行腳本,根據腳本返回的結果決定是否執行鏡像。 |
填寫配置后,點擊“確定”,完成規則創建。
CDP配置
登錄天翼云,進入。
單擊管理控制臺左上角的

,選擇區域。在服務列表選擇“計算”-“多活容災服務”,進入。
點擊左側菜單欄-“資源同步”-“資源同步管理”,進入資源同步管理頁面。
點擊左側菜單欄-“持續數據保護”,點擊“復制規則”,進入復制規則頁面。
點擊“新建”按鈕,進入創建復制規則頁面。
CDP頁面各配置項如下:
| 參數 | 配置說明 |
|---|---|
| CDP | 默認為關閉狀態,可選擇開啟。 |
| 使用快照做Baseline | 啟用此選項后,規則采用快照技術生成快照。旨在提高CDP數據恢復的效率和減少CDP過程所消耗的災備機存儲空間。 |
| 處理時間 | 指定CDP策略在執行按天合并時的時間,一般使用默認配置 00:00:00。 |
| CDP數據目錄 | 用于保存快照數據和CDP數據的位置。 |
| 保留天數 | 連續CDP保留天數,設置此項在此時間段內可以恢復到任意有數據變化的時間點。 |
| 保留個數 | 把連續的CDP數據按天合并以減少磁盤占用,在此時間段內,數據可以恢復到當天的按天合并的時間點,即“處理時間”參數配置的時間點。 |
| 存儲格式 | 快照的保存形式分為保持源目錄結構和打包兩種,默認為保持源目錄結構。 |
| 創建副本 | 在生成快照的同時再創建一個副本,CDP恢復合并過程中直接用該副本進行增量數據合并,但會額外消耗磁盤空間即雙份快照。 |
| 生成策略 | 用戶按照每周、每月或每年自動創建Baseline并定義保留數量。 |
| 處理時間 | 按天快照執行時間,一般使用默認配置 00:00:00。 |
| CDP數據目錄 | 保存CDP數據的路徑。若災備機為Linux系統,建議指定存放在ZFS文件系統上。 |
| 使用數據增量做快照、數據增量大小 | 啟用使用數據增量做快照后,需設定數據增量大小,每產生該大小的CDP數據,規則對目標數據做快照生成快照。不啟用此選項需設定按時間生成細粒度快照。 |
| 細粒度快照的時間間隔 | 設定間隔多久生成一個細粒度快照。 |
| 細粒度快照的保存個數 | 設定細粒度快照的最大保存個數,超過上限時最早的細粒度快照和相關的CDP連續數據會被刪除。 |
| 按天生成的快照的保存個數 | 設定按天生成的快照最大保存個數,該快照在處理時間點生成,超過上限時最早的按天生成的快照和相關的CDP連續數據會被刪除。 |
| 生成策略 | 若使用快照生成Baseline,無需啟用此選項。 |
其他配置可參考上方新建規則。
上述內容詳情可參見多活容災服務用戶幫助手冊-持續數據保護。
最佳實踐
災備機建議配置:CPU 16 core,32GB內存,200GB系統盤。數據盤容量是生產機總數據量的4倍。(與具體的保留策略有關,至少4倍容量)
網絡要求:與增量數據相關。
1臺災備機保護10臺生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