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做雙活,什么樣的服務才能做雙活,是不是必須是自建云服務才能用雙活方案?
雙活是一種用于實現數據中心冗余和高可用性的架構模式,要使用雙活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 數據庫系統、文件系統等服務需要支持數據同步能力,來保證業務數據一致性,例如數據復制、分布式數據庫、雙寫機制等。
- 應用服務本身需要設計成無狀態或者盡量減少狀態依賴,以便跨數據中的部署和故障切換,對于有狀態應用,需要設計相關機制來同步狀態信息。
不一定必須是自建云服務才能實現雙活方案。云服務提供商通常都會支持雙活容災的解決方案和工具,天翼云MDR支持同城多活的云上容災,通過彈性負載均衡和數據同步技術可實現雙活。
當前一些用戶的解決方案是如何做到數據庫雙寫的?
數據庫雙寫是用于確保在多數據中心或多云環境中數據一致性和可用性的技術能力,通常可以通過以下解決方案和技術實現:
- 應用層雙寫:在應用層實現雙寫是最直接的方法,應用程序在寫入主數據庫的同時,也將數據寫入到備份的數據庫中,這種方法簡單邏輯簡單,但容易引入數據不一致的問題,需要確保兩次寫入操作的原子性。
- 數據庫復制:數據庫本身提供的復制機制,包括主從復制、雙主復制、多主復制等。
- 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數據庫通過一致性協議天然支持多節點的寫入和同步。
多活架構對業務有要求嗎?
多活架構對業務是有一定要求的,主要包括業務規模和容災級別、成本投入、技術實現、數據一致性、業務連續性和具體部署方案等方面。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業務需求,綜合考慮這些因素,評估是否采用多活架構。
同時,多活架構對業務架構也存在配置要求,例如,在多活場景下業務架構需要有ELB負載均衡等資源的配置要求,MDR平臺也會對業務應用配置有相關配置指導。
多云多活的客戶群體有哪些?具有什么樣的客戶特征?
多云多活的客戶群體和客戶特性:
- 金融服務行業:例如銀行、證券、支付服務提供商等,此客戶群體需要處理大量的金融交易、對數據一致性和高可用性要求極高,以確保交易的安全和及時性。
- 電子商務:例如線上零售商、電子支付平臺等,此客戶群體需要面對高并發的用戶訪問和交易請求,需要保證平臺的高可用性和彈性擴展能力。
- 媒體和娛樂:例如在線游戲平臺、流媒體平臺等,此客戶群體需要支持大規模的內容分發和實時流媒體服務,以及全國甚至全球用戶的高并發訪問。
- 社交媒體和通信:例如社交網絡平臺、即時通訊應用程序,此客戶群體需要提供實時的社交互動和消息傳遞服務,要求系統具備低延遲和高可用性。
- 醫療保健:例如醫院信息系統、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此客戶群體需要處理大量的醫療數據和敏感信息,同時要求系統在災難發生時能夠快速恢復。
- 制造和工業:例如大型制造企業、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此客戶群體利用工業物聯網(IIoT)技術進行設備監控和數據分析,要求系統高可用性和跨地域部署能力。
- 政府和公共部門:政府信息系統、電子政務平臺,為客戶群體提供關鍵的公共服務,需要系統具備高可用性和強大的災難恢復能力。
- 教育:例如在線教育平臺、大學和學術機構,此客戶群體提供大規模在線學習和教育服務,需要支持全球用戶的高并發訪問和數據安全。
- 科技和軟件開發:例如軟件開發公司、SaaS提供商、技術初創企業,需要高可用的開發和測試環境,以及能夠支持持續集成和交付的云服務架構。
當前多活容災方案中的RPO和RTO分別是多少?
目前MDR支持同城多活和同城主備的容災場景,不同場景的RTO和RPO不同。
同城多活容災場景:流量依賴ELB分發,理論上RTO為0,RPO暫時不支持數據的雙向同步,但支持數據庫的單向同步,理論上RPO為秒級。
同城主備容災場景:RTO受主備切換的影響,主備切換時間為分鐘級,因此RTO為分鐘級,RPO為秒級。
容災場景
RTO
RPO
同城多活
0
秒級
同城主備
分鐘級
秒級
異地多活
--
--
異地主備
--
--
兩地三中心
--
--
多活容災方案對網絡是不是也有要求?否則網絡不穩定很差或網絡抖動場景下,是不是會存在誤切現象?
理論情況下,多活容災體系下每個數據中心都會承載一部分網絡流量,故障發生時可能會進行摘流,不會涉及到切換操作。
但多活容災方案對網絡穩定性、網絡延遲、帶寬、網絡抖動等網絡指標還是有較高要求,否則會導致數據同步延遲或丟失,造成數據不一致和性能下降的問題。
同region多AZ情況下,配置是配置多份還是一份?
在同一個region多個AZ的情況下,MDR支持在命名空間和容災中心配置多個AZ的資源。
在配置了多個AZ的資源的情況下,只需要在MDR平臺配置一份即可。
MDR容災架構中的資源哪些是云下用戶的,哪些是云上的?
當前MDR納管的資源中,部分資源支持由云下用戶提供。
- 天翼云云上資源包括:ECS、ELB、MySQL、Redis等。
- 可以由云下用戶提供,也可以使用云上的資源:ZOS。
MDR多活類型的容災管理必須配置應用管理的流量配比嗎,還是只創建容災管理就行了?
如果需要多活容災場景生效,或業務需求要求在不同的場地或數據中心之間實現負載均衡或流量分配,則必須要配置應用管理的流量配比,不然當前流量無法打入應用的云主機中。
如果策略采用了主備模式,則無需手動配置流量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