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ables與IPVS如何選擇
更新時間 2025-01-17 15:37:53
最近更新時間: 2025-01-17 15:37:53
分享文章
Service 與 kube-proxy
Service是Kubernetes抽象出來的網絡組件,它對外提供統一的IP,屏蔽后端 Pod 的變化,將請求負載到后端的容器 Pod。
kube-proxy是 Kubernetes 的核心組件之一,負責維護節點上 Service 到 Pod 的網絡規則。云容器引擎的 kube-proxy 支持 iptables 和 IPVS 兩種模式。
iptables
iptables 是 Linux 用于過濾和處理數據包的內核功能,其原理是通過 Hook 機制掛載的一系列規則對路徑上的數據包進行處理。在使用 iptables 模式時,kube-proxy 會為每一個 Service 添加一條 iptables 規則。通過這些規格流向 Service 的數據包將被隨機轉發到后端的容器 Pod上。適用的場景:
成熟穩定的kube-proxy代理模式,性能一般,適用于Service數量較少(小于3000)的場景
隨機平等的負載均衡算法能滿足需求的場景
IPVS
IPVS(IP Virtual Server)是構建在傳輸層上的負載均衡,其原理是將客戶端的 TCP 和 UDP 請求根據預設的調度算法分配到后端的真實服務器上,從而實現服務器集群的負載均衡。采用 IPVS 模式時,kube-proxy 會使用 IPVS 提供的高效查找算法將請求轉發到后端的容器 Pod上,且處理效率與集群規模無關。適用的場景:
高性能的kube-proxy代理模式,適用于集群規模較大或Service數量較多的場景
有輪詢、最短期望延遲、最少連接以及各種哈希方法等負載均衡算法需求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