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管節點
更新時間 2024-03-13 17:33:01
最近更新時間: 2024-03-13 17:33:01
分享文章
本文主要介紹納管節點。
操作場景
CCE集群支持兩種添加節點的方式:創建節點和納管節點,納管節點是指將“已有的ECS/BMS加入到CCE集群中”,所納管節點的計費模式支持“按需計費”和“包年/包月”兩種類型。
納管時,會將所選彈性云主機的操作系統重置為CCE提供的標準鏡像,以確保節點的穩定性,請選擇操作系統及重置后的登錄方式。
- 所選彈性云主機掛載的系統盤、數據盤都會在納管時被格式化,請確保信息已備份。
- 納管過程中,請勿在彈性云主機控制臺對所選虛擬機做任何操作。
約束與限制
- 集群版本需1.15及以上。
- v1.23及以上版本集群支持納管鯤鵬節點。
- 納管節點支持ECS(彈性云主機)節點、BMS(物理機)節點。
- 集群開啟IPv6后,只支持納管所在的子網開啟了IPv6功能的節點;集群未開啟IPv6,只支持納管所在的子網未開啟IPv6功能的節點。
- 原虛擬機節點創建時若已設置密碼或密鑰,需等待虛擬機節點可用10分鐘后方可納管。納管時您需要重新設置密碼或密鑰,原有的密碼或密鑰將會失效。
- CCE Turbo集群要求節點支持輔助彈性網卡或可以綁定至少16張網卡,具體規格請參見創建節點時控制臺上可以選擇的節點規格說明。
- 納管物理機節點時,暫不支持使用Ubuntu系統。
- 納管節點時已分區的數據盤會被忽略,您需要保證節點至少有一個未分區且符合規格的數據盤。
前提條件
支持納管符合如下條件的云主機:
- 待納管節點必須狀態為“運行中”,未被其他集群所使用,且不攜帶 CCE 專屬節點標簽CCE-Dynamic-Provisioning-Node。
- 待納管節點需與集群在同一虛擬私有云內(若集群版本低于1.13.10,納管節點還需要與CCE集群在同一子網內)。
- 待納管節點需掛載數據盤,數據盤需滿足至少有1塊,容量不少于100GB。關于節點掛載數據盤的操作說明,請參考新增磁盤。
- 待納管節點規格要求:CPU必須2核及以上,內存必須4GB及以上,網卡有且僅能有一個。
- 如果使用了企業項目,則待納管節點需要和集群在同一企業項目下,不然在納管時會識別不到資源,導致無法納管。
- 批量納管僅支持添加相同規格、相同可用區、相同數據盤配置的云主機。
操作步驟
步驟 1 登錄CCE控制臺,進入要納管節點的集群。
步驟 2 在左側列表中選擇節點管理,單擊右上角納管節點。
步驟 3 配置節點參數。
計算配置
表 計算配置參數
| 參數 | 參數說明 |
|---|---|
| 節點規格 | 單擊添加已有云主機,選擇要納管的服務器。 可以選擇多臺云主機批量納管,但批量納管僅支持添加相同規格、相同可用區、相同數據盤配置的云主機。 如果云主機有多塊數據盤,需要選擇其中一塊作為供容器運行時和Kubelet組件使用。 |
| 容器引擎 | CCE集群支持Docker。 |
| 操作系統 | 公共鏡像:請選擇節點對應的操作系統。 |
| 登錄方式 | 密碼用戶名默認為“root”,請輸入登錄節點的密碼,并確認密碼。登錄節點時需要使用該密碼,請妥善管理密碼,系統無法獲取您設置的密碼內容。 密鑰對選擇用于登錄本節點的密鑰對,支持選擇共享密鑰。密鑰對用于遠程登錄節點時的身份認證。若沒有密鑰對,可單擊選項框右側的“創建密鑰對”來新建。 |
存儲配置
配置節點云主機上的存儲資源,方便節點上的容器軟件與容器應用使用。
表 存儲配置參數
| 參數 | 參數說明 |
|---|---|
| 系統盤 | 直接使用云主機的系統盤。 |
| 數據盤 | 至少需要一塊數據盤 ,供容器運行時和Kubelet組件使用,該數據盤不能被刪除卸載,否則會導致節點不可用。 單擊后方的“展開高級設置”可設置自定義空間分配:勾選后可定義容器運行時在數據盤上占用的空間比例,容器運行時的空間用于存放容器運行時工作目錄、容器鏡像數據以及鏡像元數據。數據盤空間分配詳細說明請參見數據盤空間分配說明。 其他數據盤默認情況直接創建為裸盤,不做任何處理。您也可以展開高級配置,將磁盤掛載到指定目錄。另外還可以作為持久存儲卷或臨時存儲卷,具體使用請參見本地持久存儲卷和臨時存儲卷。 |
高級配置
表 高級配置參數
| 參數 | 參數說明 |
|---|---|
| K8S標簽 | 單擊“添加標簽”可以設置附加到Kubernetes 對象(比如Pods)上的鍵值對,最多可以添加10條標簽使用該標簽可區分不同節點, 可結合工作負載的親和能力實現容器Pod調度到指定節點的功能。 詳細請參見。 |
| 資源標簽 | 通過為資源添加標簽,可以對資源進行自定義標記,實現資源的分類。 CCE服務會自動幫您創建CCE-Dynamic-Provisioning-Node=節點id的標簽。 |
| 污點(Taints) | 默認為空。 支持給節點加Taints來設置反親和性,每個節點最多配置10條Taints,每條Taints包含以下3個參數: Key:必須以字母或數字開頭,可以包含字母、數字、連字符、下劃線和點,最長63個字符;另外可以使用DNS子域作為前綴。 Value:必須以字符或數字開頭,可以包含字母、數字、連字符、下劃線和點,最長63個字符。 Effect:只可選NoSchedule,PreferNoSchedule或NoExecute。須知l Taints配置時需要配合Pod的toleration使用,否則可能導致擴容失敗或者Pod無法調度到擴容節點。 節點池創建后可單擊列表項的“編輯”修改配置,修改后將同步到節點池下的已有節點。 |
| 最大實例數 | 節點最大可以正常運行的實例數(Pod),該數量包含系統默認實例,取值范圍為16~256。 該設置的目的為防止節點因管理過多實例而負載過重,請根據您的業務需要進行設置。 |
| 安裝前執行腳本 | 請輸入腳本命令,大小限制為0~1000字符。 腳本將在Kubernetes軟件安裝前執行,可能導致Kubernetes軟件無法正常安裝,需謹慎使用。 |
| 安裝后執行腳本 | 請輸入腳本命令,大小限制為0~1000字符。 腳本將在Kubernetes軟件安裝后執行,不影響Kubernetes軟件安裝。 |
步驟 4 單擊“下一步:規格確認”,確認已閱讀并知曉服務協議,并單擊“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