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入口
- 選擇目標資源池,并登錄APM組件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應用監控」-「應用列表」。
- 在應用列表中選擇您想查看的應用,點擊「應用名稱」打開新的應用詳情鏈接。
-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應用詳情」,您可以在應用詳情頁面切換至「消息監控」頁簽,在左側關鍵指標中選擇不同的應用實例,可查看該應用實例相應的概覽信息。
功能說明
KafkaProducer
總發送次數&總發送字節數
顯示總發送次數和總發送字節數的趨勢圖。
- 總發送次數:這是指生產者在其生命周期內成功發送到Kafka broker的消息數量。這個數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生產者在實際運行中的消息處理能力和穩定性。例如,如果一個生產者在一段時間內發送了10000條消息,那么它的總發送次數就是10000。
- 總發送字節數:這是指生產者在其生命周期內發送到Kafka broker的所有消息的總字節數。這個數字反映了生產者傳輸的數據量,是評估生產者負載和資源消耗的一個重要指標。例如,如果生產者發送了10000條消息,每條消息大小為1KB,則總發送字節數為10000 * 1024 = 10,485,760字節。
這兩個指標通常用于監控和優化Kafka生產者的性能,確保其能夠高效、穩定地處理消息。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發現生產者是否存在瓶頸或問題,并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
通過消息隊列發送消息
顯示topic列表,表頭如下。
- Topic:是指消息發送到消息隊列中的特定主題(topic)。主題是消息隊列中的邏輯分類,用于將相關的消息歸類和分組。每個topic可以包含多條消息,每條消息都有一個特定的主題標簽。
- 調用次數:表示當前這個Topic在一段時間內,通過消息隊列發送消息的總調用次數。每次發送消息都會被計算為一次調用。
- 平均響應時間(ms):是指在發送消息的過程中,從發送請求到接收到響應的平均時間。它表示了發送消息的速度和效率。
- 錯誤數:表示在發送消息的過程中發生的錯誤次數。這些錯誤可能包括發送消息失敗、網絡連接問題或其他異常情況。
- 最慢調用(ms):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發送消息過程中最耗時的一次調用的時間。它反映了發送消息中的性能瓶頸或延遲情況。
- 操作:點擊詳情,出現彈層顯示調用次數、平均響應時間(ms)、錯誤數在篩選時間段內的趨勢圖。
這些指標可以幫助您監控和分析通過消息隊列發送消息的性能和健康狀況。通過追蹤調用次數、平均響應時間、錯誤數和最慢調用時間,您可以了解消息發送的頻率、效率、穩定性和延遲情況,從而進行性能優化、故障排除和容量規劃等方面的工作。
topic監控
顯示實例緯度監控列表,表頭如下。
- Topic:這是一個特定的命名空間,用于組織、過濾和路由消息。在Kafka中,每個Topic代表了一個主題,可以被不同的生產者和消費者使用來發送和接收消息。
- ID:每個Topic都有一個唯一的ID,這個ID用于標識該Topic。在監控系統中,通常會通過這個ID來追蹤和管理Topic的相關數據。
- 總發送次數:這是指在監控周期內,所有生產者向該Topic發送消息的總次數。這是一個衡量消息吞吐量的重要指標,可以反映出Topic的活躍度和負載情況。
- 總發送字節數:這是指在監控周期內,所有生產者向該Topic發送的數據總量(以字節為單位)。這個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Topic的數據傳輸量,是評估網絡帶寬需求的一個重要參數。
- 每秒發送數:這是指在一秒鐘內,成功發送到該Topic的消息數量。這個指標可以用來衡量Topic的實時吞吐量,是評估系統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 每秒發送字節數:這是指在一秒鐘內,所有生產者向該Topic發送的數據量(以字節為單位)。這個指標可以用來衡量Topic的實時數據傳輸速率,對于優化網絡性能和資源分配非常有幫助。
- 每秒錯誤數:這是指在一秒鐘內,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消息發送失敗的次數。這個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消息傳輸過程中的問題,比如網絡問題或消息格式錯誤等。
- 每秒重試數:這是指在一秒鐘內,因發送失敗而被重試的消息數量。這個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消息重試機制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調整重試策略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 操作:點擊調用鏈查詢切換至調用鏈查詢tab,并帶入相關查詢條件,展示當前topic的調用鏈信息。
通過這些監控指標,我們可以全面了解Topic的性能和狀態,從而進行相應的優化和調整,以確保系統的高效運行。
KafkaConsumer
總消費次數&總消費字節數
顯示總消費次數和總消費字節數的趨勢圖。
- 總消費次數:這個指標表示消費者從Kafka中成功讀取并處理的消息數量。它是一個計數器,用于跟蹤消費者在其生命周期內接收到的消息總數。這對于監控消費者的工作負載和性能非常有用,可以幫助開發者了解消費者是否有效地從生產者那里獲取了數據。
- 總消費字節數:這個指標表示消費者從Kafka中成功讀取的數據總量,以字節為單位。它考慮了每條消息的大小,并累加起來給出一個總和。這對于評估網絡帶寬使用情況、存儲需求以及數據傳輸效率等方面非常重要。例如,如果一個主題有20個分區和5個消費者,每個消費者需要至少4MB的可用內存來接收記錄。因此,通過監控總消費字節數,可以更好地理解數據流的規模和處理速度。
這兩個指標共同提供了對Kafka消費者行為的全面視圖,使得開發者能夠優化系統性能,確保數據處理的高效性和穩定性。
通過消息隊列接收消息
顯示topic列表,表頭如下。
- topic:是指消息隊列中接收到的特定主題(topic)的消息。主題用于將相關的消息進行歸類和分組。
- 調用次數:是指在一段時間內,通過消息隊列接收消息的總調用次數。每次調用消息隊列的接收操作(例如KafkaConsumer的poll()方法)并成功獲取一條消息都會被計算為一次調用。
- 平均響應時間(ms):是指從發起接收請求到接收到消息的平均時間。它表示了接收消息的速度和效率。
- 錯誤數:表示在接收消息的過程中發生的錯誤次數。這些錯誤可能包括接收消息失敗、網絡連接問題或其他異常情況。
- 最慢調用(ms):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接收消息過程中最耗時的一次調用的時間。它反映了接收消息中的性能瓶頸或延遲情況。
- 操作:點擊詳情,出現彈層顯示調用次數、平均響應時間(ms)、錯誤數在篩選時間段內的趨勢圖。
這些指標共同構成了對消息隊列系統性能和可靠性的全面評估,有助于管理員和開發者優化系統配置,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
topic監控
顯示實例緯度監控列表,表頭如下。
- Topic:這是消息隊列中的一個概念,通常用于分類和組織消息。每個Topic可以包含多個Partition,每個Partition可以被不同的Consumer Group消費。
- ID:這是Topic的一個唯一標識符,用于在系統中唯一標識該Topic。
- 總消費次數:這是指在監控周期內,所有從該Topic消費消息的總次數。
- 總消費字節數:這是指在監控周期內,所有從該Topic中消費的數據總量(以字節為單位)。
- 每秒消費數:這是指在一秒內從特定Topic中消費的平均消息數量。這是一個衡量系統吞吐量的重要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系統處理消息的能力。
- 每秒消費字節數:這是指在一秒內從特定Topic中消費的平均字節數。這是一個衡量系統吞吐量的重要指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系統處理數據的能力。
- 請求獲取平均字節:這是指在一次請求中從特定Topic中獲取的平均字節數。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單次請求的大小,從而評估系統的負載情況。
- 請求獲取最大字節:這是指在一次請求中從特定Topic中獲取的最大字節數。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系統可能面臨的峰值負載情況。
- 單次請求平均消息數:這是指在一次請求中從特定Topic中獲取的平均消息數量。這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系統在處理消息時的效率。
- 操作:點擊調用鏈查詢切換至調用鏈查詢tab,并帶入相關查詢條件,展示當前topic的調用鏈信息。
通過監控這些指標,我們可以及時發現系統中的問題,如消息堆積、延遲等,并進行相應的優化和調整,以確保系統的高性能和穩定性。
RabbitMQProducer
和KafkaProducer類似,RabbitMQProducer主要負責發送消息到RabbitMQ,監控在這一過程中的各項指標,包括:
- 總發送次數趨勢圖、總發送字節數趨勢圖。
- 不同exchange的調用次數、平均響應時間、錯誤數、最慢調用信息和總發送字節數。
這些指標可以幫助識別生產者在消息發送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如網絡延遲、服務器負載過高或配置錯誤等。
RabbitMQConsumer
和KafkaConsumer類似,RabbitMQConsumer主要負責處理接收到的消息,監控在這一過程中的各項指標,包括:
- 總消費次數趨勢圖、總消費字節數趨勢圖。
- 不同consumerTag/consumerClass的調用次數、平均響應時間、錯誤數、最慢調用信息和總消費字節數。
這些指標有助于了解消費者的健康狀況,例如是否存在未確認的消息積壓,消費者是否能夠及時處理消息,以及隊列是否因為消費者處理不及時而積壓。
統一交互操作說明:
- 將光標移到統計圖上,可以查看光標所至時間點的數據詳情。
- 單擊
圖標,可以將當前圖表放大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