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天翼云應用性能監控包括應用監控與Prometheus監控。開通應用性能監控APM不收取費用,開通后即可使用應用監控與Prometheus監控能力,使用過程中將按照各計費項進行計費。
其中應用監控提供按量付費與資源包模式,Prometheus監控提供按需計費模式。
說明Prometheus監控僅對自定義指標收取指標上報費用,對云容器引擎的基礎指標不收取上報費用,且提供免費15天存儲。
目前容器基礎指標存儲時間默認為15天,因此默認情況下,在云容器引擎中開啟Prometheus基礎指標監控不會產生額外費用,請放心使用。若額外開啟自定義指標監控,請參考下文計費說明。
應用監控計費說明
按需計費
若以Java-agent方式接入,則按照以下方式進行按需計費:
總費用 = Agent數量 * 按需計費單價*時間
| 計費項 | 單位 | 免費額度 | 價格 |
|---|---|---|---|
| 探針時 | agent*hour | 每月提供2200agent*hour的免費額度 | 0.2元 |
注意
一個探針使用一小時收費0.2元,一天需支付4.8元。調用鏈數據默認存儲1個月,指標數據默認存儲1個月。
Agent實例使用時長不足1小時不計費。
探針時(agent*hour):1個探針可以監控1個應用實例,如一個Tomcat實例或一個Java進程。1探針時(agent*hour)表示一個探針使用了1小時。
若以其他非Java-Agent方式接入,則按照以下方式進行按需計費:
- 總費用 = 上報量總費用 + 鏈路存儲時長總費用
- 上報量總費用 = 上報數量(百萬個)× 上報數量單價
- 鏈路存儲時長總費用 = 上報數量(百萬個)× 存儲時長(天)× 鏈路儲存單價
| 計費項 | 單位 | 免費額度 | 價格 |
|---|---|---|---|
| Span上報量 | 百萬個 | 每月提供30百萬個span的免費額度 | 0.1元 |
| Span存儲量 | 百萬個*天 | 每月提供210百萬個*天的免費額度 | 0.06元 |
注意
產生1百萬條span上報量,收費0.1元;1百萬Span存儲1天,收費0.06元。調用鏈數據默認存儲1個月,指標數據默認存儲1個月。
Span上報量不足1百萬不計費。
Span存儲量不足1百萬不計費。
Span:Trace通常指的是一個完整的調用序列,包括所有函數的調用和返回。Span則更側重于單個函數調用或其內部邏輯的一部分,可以被視為Trace的一個子集,代表一個具體的邏輯運行單元。
計費周期
按小時進行計費,每小時結算一次費用并生成賬單,從賬戶余額中扣除實際消費金額,結算完畢后進入新的計費周期。
Java Agent資源包
應用性能監控面向Java Agent接入場景提供了資源包套餐,相較于按需付費模式,使用套餐包能降低產品費用。
計費項說明
資源包按照探針時Agent * Hour進行抵扣,探針時與按需付費模式中的概念一致。
使用說明
- 您需要先開通應用性能監控,才可開通資源包。
- 若您購買了多個資源包,資源包額度可疊加使用,系統將會根據資源包過期時間按照先后順序進行額度抵扣。
- 當所有資源包額度抵扣完后,不會影響數據上報,超出資源包額度部分將會自動轉為按量付費方式。
- 請在資源包有效期內將額度使用完,超過有效期后,資源包將處于過期狀態,無法再抵扣探針時用量。
注意資源包開通后不支持退訂,請您提前規劃容量,合理購買。
規格與定價
| 規格 | 有效期 | 定價 |
|---|---|---|
| 3,600 Agent×Hour | 1年 | 700元 |
| 28,800 Agent×Hour | 1年 | 4,200元 |
| 230,400 Agent×Hour | 1年 | 25,200元 |
| 876,000 Agent×Hour | 1年 | 66,838元 |
| 2,628,000 Agent×Hour | 1年 | 174,000元 |
| 4,380,000 Agent×Hour | 1年 | 238,710元 |
開通方式
登錄應用性能監控控制臺,點擊左側菜單欄【用量統計】,點擊【訂購資源包】,按照頁面提示完成開通即可。
Prometheus監控計費說明
Prometheus監控按照用戶實際使用的自定義指標上報量、指標存儲時長進行按需計費。
說明Prometheus監控僅對自定義指標收取指標上報費用,對云容器引擎的基礎指標不收取上報費用,且提供免費15天存儲。
目前容器基礎指標存儲時間默認為15天,因此默認情況下,在云容器引擎中開啟Prometheus基礎指標監控不會產生額外費用,請放心使用。若額外開啟自定義指標監控,請參考下文計費說明。
計費項說明
應用性能監控-Prometheus監控各計費項說明如下。
| 計費項 | 計費說明 |
|---|---|
| 自定義指標上報量 | 自定義指標上報量(即采樣點數量)的計算遵循開源 Prometheus 數據模型。每條采樣點數據包含指標名稱、Label 集合、時間戳及取值,并以時間線形式邏輯組織。例如一個指標監控 Kubernetes 集群各節點的可分配 CPU 核心數:若集群有 3 個節點,采樣周期為 15 秒,則每分鐘上報的采樣點總量為 3×(60/15)=12 條(每個節點對應一條時間線)。 |
| 指標存儲時長 | 默認支持的指標存儲時長為15天。15天內不收取存儲時長費用,超過15天則按量累計計費。 |
價格說明
- 自定義指標上報量:按日均上報數據量進行階梯計費,如0 - 150百萬條范圍內的指標量,按0.6元/百萬條進行計費,超過150萬條不足600萬條的部分,按照0.5元/百萬條進行計費,如此類推。Prometheus監控僅對上報的自定義指標收取該計費項費用,對于任意數量的基礎指標都不收取上報量費用。
| 日均上報數據量范圍 | 標準價格(元/百萬條) |
|---|---|
| 0 - 150百萬條 | 0.6 |
| 150 - 600百萬條 | 0.5 |
| 600 - 1200百萬條 | 0.35 |
| 1200百萬條以上 | 0.25 |
- 指標存儲時長:默認支持的指標存儲時長為15天。15天內可免費使用,不收取存儲時長費用,超過15天則按量累計計費。
| 計費項 | 標準價格(元/百萬條/天) |
|---|---|
| 指標存儲時長 | 0.005 |
計費周期
Prometheus監控的計費周期為天,系統會在每日的固定時間統一計算一次費用并生成訂單,從賬戶余額中扣除實際消費金額,結算完畢后進入新的計費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