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聽器中分配算法和會話保持算法是什么關系?
分配算法用于決定負載均衡器如何將請求分配給后端實例。它是負載均衡器的核心算法,其目標是平衡負載并確保請求能夠有效地分發到可用的后端實例。常見的分配算法包括輪詢算法、最小連接算法、源IP算法等。
會話保持算法是一種特殊的分配算法。它的目標是確保來自同一客戶端的請求始終被分發到同一個后端實例,以維持會話的連續性。會話保持算法基于客戶端的某些標識符來決定請求的目標后端實例。這樣,即使客戶端發出多個請求,它們也會被分發到相同的后端實例,以保持會話狀態。天翼云彈性負載均衡支持的分配算法和會話保持算法如下:
分配算法 會話保持類型 TCP/UDP HTTP/HTTPS 輪詢算法
SOURCE_IP
支持
不支持
區域資源池為集群模式資源池,主備、集群模式資源池列表見產品簡介>產品類型和規格>按資源池區分, 實際情況以控制臺展現為準。
植入 cookie
不支持 支持 重寫 cookie
不支持
支持
最小連接算法
SOURCE_IP
支持
不支持 植入 cookie
不支持 不支持 重寫 cookie
不支持 不支持 源IP算法
SOURCE_IP 不支持 不支持 植入 cookie
不支持 不支持 重寫 cookie
不支持 不支持
分配算法 會話保持類型 TCP/UDP HTTP/HTTPS 輪詢算法
SOURCE_IP
支持
支持
區域資源池為主備模式資源池,主備、集群模式資源池列表見產品簡介>產品類型和規格>按資源池區分, 實際情況以控制臺展現為準。
HTTP_COOKIE
不支持 支持 APP_COOKIE 不支持
支持
最小連接算法 SOURCE_IP
支持
支持
HTTP_COOKIE
不支持 支持 APP_COOKIE 不支持
支持
源IP算法 SOURCE_IP
不支持 不支持 HTTP_COOKIE
不支持 支持 APP_COOKIE 不支持 支持
負載均衡器監聽的端口和后端主機的端口關系是什么?是否可以不一致?
負載均衡器監聽的端口是客戶端到負載均衡器之間的請求的目標端口號,是服務對外暴露的端口號。而后端主機的端口號是實際業務的端口號,可以和監聽器的端口號不一樣。
彈性負載均衡正在運行中,此時增加監聽器,添加新的負載方式是否會導致業務中斷?
負載均衡器下支持創建多個監聽器,不同監聽器的運行相互獨立。在已有監聽器的負載均衡器下創建新監聽器,不影響已經創建的監聽器的現有連接,不會引發業務中斷。
默認情況下一個負載均衡器可以創建3個監聽器,同一個負載均衡器的多個監聽器共享負載均衡器的性能。在總體性能不足的情況下,可能會因監聽器之間性能爭搶對業務質量產生影響。
監聽器是否支持創建轉發策略?
TCP/UDP協議的監聽器不支持。
HTTP/HTTPS協議的監聽器,在沒有設置重定向的情況下,支持配置基于域名和路徑的轉發策略。
重定向的監聽器不可創建轉發策略,到此監聽器的訪問都將被重定向至已配置的HTTPS監聽器。
監聽器的轉發策略的狀態顯示為“異常”的原因是什么?
監聽器的轉發策略狀態顯示為“異常”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 如果監聽器的轉發策略配置的后端主機出現異常或者不可用,負載均衡器無法將請求轉發給后端主機,導致轉發策略狀態顯示為“異常”。
- 負載均衡器會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來判斷后端主機的可用性。如果健康檢查失敗次數超過了設定的閾值,負載均衡器會將轉發策略狀態標記為“異常”。
- 如果監聽器的轉發策略配置存在錯誤,比如創建了相同的轉發策略(出現轉發策略沖突),則會出現轉發策略異常,此時即使把前面創建的轉發策略刪除,后面的轉發策略依然會顯示異常。
- 如果后端安裝了一些主機安全工具,比如windows的edr,linux的翼盾,或者是添加云墻,也可能會導致顯示異常。
監聽器刪除之后,彈性負載均衡是否會立即停止轉發業務流量?
四層監聽器僅負責基于傳輸層協議(如TCP)的負載均衡,如果刪除了監聽器,則彈性負載均衡會關閉與客戶端的連接,停止轉發流量。七層監聽器略有不同,如果客戶端和負載均衡器之間建立的連接是長連接,在刪除七層監聽器后,一部分已建立的TCP長連接仍然存在,不受監聽器刪除的影響。
彈性負載均衡HTTPS監聽器是否支持開啟HTTP2.0功能?
支持,HTTP2.0是客戶端至ELB段開啟,ELB至后端主機仍為HTTP 1.x。HTTP2.0功能目前僅在集群模式資源池上線,主備、集群模式資源池列表見產品簡介?>產品類型和規格?>按資源池區分, 實際情況以控制臺展現為準,詳見 開啟HTTP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