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檢查支持哪些協議?
健康檢查支持TCP、UDP、HTTP協議。不同協議的監聽器可選的健康檢查協議如下:
- TCP協議監聽器只可選TCP
- UDP協議監聽器只可選UDP
- HTTP協議/HTTPS協議監聽器可選HTTP或TCP
更多健康檢查信息請參考 健康檢查。
后端主機什么時候被認為是健康的?
在后端主機組開啟健康檢查的情況下,首次添加的后端主機經過一次成功的健康檢查,就會變為健康狀態。之后,根據配置的健康檢查“間隔時間”和“最大重試次數”進行周期性健康檢查探測,如果健康狀態的后端主機,健康檢查連續探測失敗次數超過“最大重試次數”(缺省為2s),將會變為不健康狀態。同理,如果不健康狀態的后端主機,健康檢查連續探測成功的次數超過“最大重試次數”(缺省為2s),將會變為健康狀態。
健康檢查為什么會導致ELB頻繁向后端云主機發送探測請求?
主機組開啟健康檢查后,健康檢查探測會根據配置的檢查周期間隔定期(缺省為5s)進行探測。同時,由于集群資源池(主備、集群模式資源池列表見產品簡介?>產品類型和規格?>按資源池區分, 實際情況以控制臺展現為準)的彈性負載均衡是跨可用區集群部署方式,一個間隔周期內會有一到多個健康檢查的請求。因此,每隔幾秒就會有一次訪問請求發送到后端云主機。您可以通過調整健康檢查的周期來控制訪問后端云主機的頻率,可調整范圍為1~ 20940s。具體操作詳見 修改后端主機組配置。
健康檢查什么時候啟動?
健康檢查在后端主機加入負載均衡器后會啟動。在第一個周期內,會隨機選擇一個時間點開始進行健康檢測。隨后,根據配置的檢查間隔,健康檢查會按照設定的時間間隔啟動。這樣可以確保后端主機在加入負載均衡器后的一段時間內有足夠的準備時間,避免同時進行健康檢查對主機造成過大的負載壓力。通過隨機啟動和設定的檢查間隔,可以實現分散負載和平滑過渡,保證后端主機的穩定性和可用性。
健康檢查異常如何排查?
當健康檢查探測到您的后端主機異常時,彈性負載均衡將不再向異常的后端主機轉發流量。直到健康檢查檢測到后端主機恢復正常時,彈性負載均衡才會向此主機繼續轉發流量。那么當您遇到健康檢測異常該如何排查呢,排查思路如下:
- 檢查后端主機組是否關聯監聽器
- 檢查健康檢查配置:檢查健康檢查配置參數信息,例如域名、協議是否正確,檢查您配置的健康檢查端口和監聽的端口是否一致,檢查路徑是否正確等。
- 檢查主機所在安全組、網絡ACL是否放行ELB健康檢查源地址網段100.89.0.0/16(IPv4)、100:0:0:2:0:0:6459:0/112(IPv6)。
- 檢查后端主機是否正常:后端主機當前宕機或不可訪問,會導致檢查異常。
- 檢查主機防火墻、路由。
彈性負載均衡對后端主機的健康檢測時間間隔需要注意什么?
例如客戶的健康檢查間隔時間設置的10s,客戶在其后端主機組發現探測時間如下圖所示,看起來不是10s一個健康檢查報文。集群模式資源池彈性負載均衡是跨AZ的集群部署方式,所以一個集群里有多個LB的成員共同提供LB的服務,所有這些成員都會去探測后端主機的健康狀態,例如客戶的環境里有六個LB的成員,.66,.18, .50, .34, .82和.2,觀察下每一個成員就會看到探測間隔是10s。

健康檢查失敗狀態是什么?
健康檢查失敗達到最大重試次數后,后端主機進入健康檢查失敗狀態。
負載均衡器中配置了健康檢查的最大重試次數,當后端主機連續失敗的健康檢查次數達到該閾值時,負載均衡器會認定該后端主機不可用,并將其標記為健康檢查失敗狀態。此時,負載均衡器將不再將請求轉發給該主機,并將流量轉發到其他健康的后端主機上,以確保服務的可用性和穩定性。一旦后端主機恢復正常,經過一定時間的正常健康檢查后,負載均衡器會將其重新標記為可用狀態。
健康檢查正常默認返回的狀態碼有哪些?
健康檢查默認反饋狀態碼有:
| HTTP狀態碼 | 說明 |
|---|---|
| HTTP狀態碼 200 | 表示正常響應。當健康檢查請求成功被云主機處理并返回有效的響應時,通常會返回200狀態碼。 |
| HTTP狀態碼 3xx | 重定向。在健康檢查中,重定向狀態碼可能會出現在特定情況下。 |
| HTTP狀態碼 4xx | 客戶端錯誤。這些狀態碼表示請求存在問題,可能是由于無效的URL、參數錯誤等。健康檢查中,如果主機返回了4xx狀態碼,通常表示主機無法正常處理該請求。 |
| HTTP狀態碼 5xx | 主機錯誤。這些狀態碼表示主機在處理請求時遇到了錯誤。在天翼云健康檢查中,如果主機返回了5xx狀態碼,通常表示主機出現了故障或內部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