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定義
更新時間 2025-07-25 10:07:35
最近更新時間: 2025-07-25 10:07:35
分享文章
本文帶您了解什么是彈性負載均衡產品,彈性負載均衡產品的架構,工作原理及其訪問方式。
彈性負載均衡(CT-ELB ,Elastic Load Balancing)是一種分發控制網絡流量的服務,通過預先設定的算法將訪問流量自動分發到多臺云主機,擴展應用系統對外的服務能力,實現更高水平的應用系統容錯性能。


產品架構
彈性負載均衡的產品架構主要包含以下組件:
- 負載均衡器:即負載均衡實例,可以接收來自客戶端的請求流量,并經流量分配到一個或多個可用的后端主機。
- 監聽器:監聽器是彈性負載均衡的核心組件,監聽器指定要監聽的協議和端口號,并根據配置的負載均衡算法將請求轉發到后端主機。監聽器也會對后端主機進行健康檢查。
- 后端主機組:每個監聽器關聯一個后端主機組,后端主機組包含多個后端主機。當監聽器接收到客戶端請求時,它將請求轉發給后端主機組中的一個或多個后端主機。后端主機組負責將請求傳遞給相應的后端主機,實現負載均衡和高可用性。
- 轉發策略:轉發策略定義了負載均衡器將流量請求轉發給后端主機的方式。
- 訪問策略組:訪問策略組可幫助您控制訪問權限,確保負載均衡器只接收來自指定網絡范圍的請求,從而提高應用程序的安全性。
- 證書管理:用戶將證書上傳到負載均衡中,在創建HTTPS協議監聽的時候需綁定證書,提供HTTPS服務。

天翼云彈性負載均衡AZ級容災高可用架構具有如下特點:
- 網元跨AZ多活,單AZ故障,其它AZ承載全部流量
- 集群模式,任意節點故障業務流量自動切換到其它可用節點
- 四七層網元分離,分布式處理,服務可用性更高
- 后端主機支持跨AZ,業務可跨AZ負載
- 支持與彈性伸縮聯動,后端主機組根據業務負載自動彈縮主機數量
- 監聽器支持轉發策略,靈活匹配業務域名、URL轉發流量到特定后端主機
工作原理
彈性負載均衡的工作原理如下:
- 客戶端發起請求:客戶端向負載均衡器發送請求,請求可以是HTTP請求、TCP連接請求或UDP數據包等。
- 負載均衡器接收請求:負載均衡器中的監聽器接收到請求后,根據預先配置進行篩選,以確定如何處理該請求。
- 監聽器轉發請求:監聽器會根據配置的負載均衡算法,選擇一個或多個后端主機來處理請求。
- 后端主機處理請求:后端主機接收到請求后進行處理,并將響應返回給負載均衡器。
通過以上過程,彈性負載均衡器可以分配客戶端請求到多個后端云主機,實現負載均衡和高可用性。
轉發策略
監聽器可以根據不同的轉發策略來決定如何將流量分配給后端主機。以下是天翼云支持的彈性負載均衡轉發策略類型:
| 調度算法 | 權重 | 算法策略 |
|---|---|---|
| 輪詢 | 調度算法權重算法策略輪詢權重取值范圍為[1,256] | 根據后端主機的權重, 將流量按照順序逐個分發給后端主機,每臺主機依次接收請求,實現流量均衡。相應的權重表示后端主機的處理性能, 常用于短連接服務。 |
| 最小連接 | 權重取值范圍為[1,256] | 將流量分發給當前連接數最少的主機,以確保負載較小的主機能夠處理更多的請求。加權最小連接即根據主機的權重和當前連接數來分發流量,常用于長連接服務。 |
| 源算法 | 在非0的權重下,由于使用了源算法,各個后端主機的權重屬性將不再生效 | 通過對請求的源IP地址進行Hash運算,可以將其轉化為一個具體的數值。同時,后端主機也會被編號。根據Hash運算的結果,將請求分發到對應編號的后端主機上,從而實現了對不同源IP地址的訪問進行負載均衡,同時確保同一個客戶端IP的請求始終被派發到相同的主機上。 |
訪問方式
您可以使用以下方式來訪問和管理彈性負載均衡:
- 管理控制臺:您可以直接登錄 ,選擇“網絡>彈性負載均衡”來訪問和管理彈性負載均衡。在控制臺中,您可以查看負載均衡器的狀態、性能指標和配置信息等,并進行相關的操作和管理。
- API接口:您可以通過調用API接口的方式來訪問和管理彈性負載均衡。通過調用API接口可以實現負載均衡器的創建、修改、刪除和查詢等操作。具體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