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照概述
快照是對DWS集群在某一時間點的一次全量數據或增量數據的備份,記錄了當前數據庫的數據以及集群的相關信息,其中包括節點數量、節點規格和數據庫管理員用戶名稱等。快照創建方式包括手動創建快照和自動創建快照。
當選擇將快照恢復到新集群時,DWS會根據快照記錄的集群信息來創建新集群,然后從快照記錄的數據中還原數據庫信息。
當選擇將快照恢復到原集群時,DWS會清除當前集群的數據,然后從快照記錄的數據中將數據庫信息還原到當前集群。
其中,快照備份和恢復速率如下(此速率為實驗室測試環境下數據,介質為SSD本地盤,僅供用戶參考。在實際使用中,由于磁盤、網絡、帶寬等因素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差異):
- 備份速率:200 MB/s/DN
- 恢復速率:125 MB/s/DN
說明
OBS快照存儲空間:GaussDB(DWS)提供的免費存儲空間等于集群存儲空間,即單節點存儲空間大小 * 節點數。
快照服務依賴及部署說明:
快照管理功能依賴于OBS、NFS的備份介質。
備份設備為NFS的備份介質時,使用掛載盤的方式,依賴云上SFS-Tubor服務。具體配置步驟請參見11.1.3.2-自動快照策略配置備份介質。
當前快照恢復到新集群時僅支持OBS介質。
DWS根據快照創建的新集群與生成快照的原始集群具有相同的配置,即節點的數量和規格、內存、磁盤與原集群一致。
根據快照創建新集群時,如果沒有指定其他值,則參數默認與生成快照時的備份信息保持一致。
快照生成期間,請避免進行Vacuum Full操作,否則可能會導致集群只讀。
創建快照時因備份數據會降低磁盤I/O性能,建議在業務相對空閑的時期進行快照操作。
快照期間會保留一些中間文件,需額外占用磁盤空間,因此請避開業務高峰期并保證磁盤容量在70%以下。
手動快照
創建手動快照
前提條件
集群快照是DWS集群在某一時間點的完整備份,記錄了這一時刻指定集群的所有配置數據和業務數據。用戶根據業務需要備份集群數據時,可以在“快照管理”頁面創建集群的快照。
手動快照可以隨時創建,在創建成功后會一直保存,直到在DWS控制臺將此快照刪除。由于創建手動快照采用全量備份的方式,因此備份時間較長。
說明
手動創建的集群粒度快照支持備份到OBS服務、NFS介質。
待創建集群粒度快照的集群狀態必須為“可用”、“待重啟”或“非均衡”中的任意一種,當集群版本低于8.1.3.101時,“只讀”狀態的集群也可創建集群粒度的快照。
系統影響
正在創建快照的集群,暫時無法提供完整服務,如無法執行重啟、擴容、重置密碼、修改集群配置信息等操作。
說明為了保證快照數據的完整性,建議創建快照時暫停寫入新數據。
操作步驟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單擊“快照管理”。
- 進入“快照管理”頁面,單擊右上角的“創建快照”,也可在集群管理頁面選擇指定集群所在行操作列“更多>創建快照”。
- 在快照創建頁面完善快照信息:
- “集群名稱” :選擇一個指定的DWS 集群。只有狀態為“可用”的集群會在下拉列表中顯示。
- “快照名稱” :填寫快照的名稱。快照名稱長度為4~64個字符,必須以字母開頭,不區分大小寫,可以包含字母、數字、中劃線或者下劃線,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
- “快照級別”: 選擇快照的級別,創建集群粒度的快照,快照級別需要選擇為“cluster”。
- “ 快照描述” :填寫快照的描述信息。此參數為可選參數。快照描述的字符長度為0~256,不支持特殊字符!<>'=&"。
- 確認無誤后,單擊“立即創建”,集群開始創建快照。
創建快照時,正在創建快照的集群任務狀態變為“創建快照中”。同時正在創建的快照,狀態顯示為“創建中”。快照創建完成后,快照的狀態為“可用”。
說明如果快照大小明顯大于集群當前存儲數據的大小,可能存在數據僅標記為刪除但未真實清理回收,建議執行vacuum并重新創建快照。
刪除手動快照
用戶需要刪除狀態為“不可用”的快照,或者需要釋放快照所占用的存儲空間時,可以在 “快照管理” 中刪除不再使用的快照。
注意成功刪除的快照無法恢復,請謹慎操作。
操作步驟
- 登錄GaussDB(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快照管理”。默認顯示用戶所有的快照。
- 在快照列表中,在需要刪除的快照所對應的“操作”列,單擊“更多 > 刪除”按鈕。
說明用戶可以對手動快照進行刪除,自動快照不支持刪除。
- 確認無誤后,輸入“DELETE”,并單擊“確定”,刪除此快照。
自動快照
自動快照概述
自動快照采用差異增量備份,第一次創建自動快照為全量備份,以后每間隔一段時間做一次全量備份,全量備份作為基礎版本。兩次全量備份之間都是做增量備份,增量備份基于前一次備份所發生的更改進行記錄。
在恢復快照時,DWS會將最近一次的全量備份到本次備份之間的所有備份一起用于恢復集群,因此不會產生數據丟失。
為了保證每個增量快照都能夠正常進行數據恢復,如果增量快照的保存時間超過了保留天數,DWS不會立即刪除過期的增量快照,而是仍然保留這部分快照,以便提供給后續其他增量快照恢復集群時使用,直到完成下一次全量快照,DWS才會一并刪除已過期的上一次的全量自動快照和相關的增量快照。

集群創建成功后,自動快照默認處于啟用狀態。當集群啟用了自動快照時,DWS將按照設定的時間和周期以及快照類型自動創建快照,默認為每8小時做一次增量備份,每周做一次全量備份。用戶也可以對集群設置自動快照策略,并根據自身需求,對集群設置一個或多個自動快照策略。DWS管理控制臺設置集群的自動快照策略,具體操作請參見設置自動快照策略。
自動快照有保留期,可設置為1~31天,默認為3天,系統會在保留期結束時刪除到期快照。如果需要將自動快照保留更長時間,可以創建一份副本作為手動快照。自動快照會保留至保留期結束,而手動快照在手動刪除前將會一直保留。
設置自動快照策略
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快照類型對集群設置一個或多個自動快照策略。自動快照策略開啟后,系統將按照設定的時間和周期以及快照類型自動創建快照。
操作步驟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集群 > 專屬集群”。
- 在集群列表中,單擊指定集群的名稱,進入“集群詳情”頁面。
- 切換至“快照”頁簽,再單擊二級頁簽中的“策略列表”。在“策略列表”頁面,會展示當前集群所有的策略(包括默認的自動快照策略),單擊 “自動快照” 開關,開啟自動快照策略。
表示開啟自動創建快照策略。自動快照默認為開啟狀態,保留天數默認為3天。
表示關閉自動創建快照策略,默認為關閉狀態。
- 開啟后可以設置自動快照的保留天數以及修改當前集群使用的備份設備,各參數配置原則如表所示。
| 參數名 | 參數解釋 |
|---|---|
| 保留天數 | 設置自動創建的快照的保留天數,可設置范圍為1~31天。 說明 用戶不允許手動刪除自動創建的快照,自動快照保留天數超期后,系統會自動刪除。 |
| 備份設備 | 下拉框,支持OBS、NFS。 |
| 備份NFS文件系統地址(NFS參數) | NFS的共享地址IP。填寫彈性文件服務共享路徑IP地址,掛載成功后默認在集群實例的“/var/chroot/nfsbackup”目錄下創建掛載目錄。 |
- 開啟自動創建快照策略后,可以對參數進行設置,各參數配置原則如表所示。

| 參數名 | 參數解釋 |
|---|---|
| 快照策略名稱 | 策略名稱要求在4位到92位之間,必須以字母開頭,不區分大小寫,可以包含字母、數字、中劃線或者下劃線,不能包含其他特殊字符,并且名稱唯一。 |
| 快照類型 | 可選擇全量和增量。 15次增量快照會觸發一次全量快照。 增量快照恢復是以全量快照為基礎,增量快照為輔恢復數據到增量快照時間點的全部數據。 增量快照記錄基于前一次快照所發生的更改,備份時間快;全量快照是對整個集群的數據進行備份,時間較長。在恢復快照期間,DWS會將最近一次的全量快照到本次快照之間的所有快照一起用于恢復集群。 |
| 快照策略 | 可選擇周期性或一次性。 只有快照類型選擇全量時,才可選擇一次性快照策略。 |
| 一次性快照策略設置 | 可設置在未來某一個具體時間點創建一次全量備份,時間為UTC時間。 |
| 快照執行周期 | 可根據需求設置周期性的快照觸發策略: 天數設置:可以指定星期或指定日期,選擇星期后不可再選擇日期。在選擇日期時,若當前月份沒有所選日期,直接順延到之后的月份。 時間設置:可以選擇指定時間,含義為指定周期性策略當天具體的觸發時間。增量快照類型可以指定開始時間以及間隔,可選間隔為4-24小時,表示從某個時間開始每隔多少小時做一次快照。 當增量數據量較大時,如果設置的備份周期太長會出現備份慢的情況,建議可以適當地增加備份頻率。 |
說明快照策略時間需要設置為UTC,同時需要考慮業務所在時區的時差。
- 快照類型為全量快照時,快照策略可選擇一次性和周期性:
**周期性:**設置全量周期性快照策略,可指定星期或日期,選擇觸發時間點。
注意29號、30號、31號為月末日期,會存在漏備,請謹慎選擇。具體策略和執行請以實際月份日期為準。
**一次性:**設置全量一次性快照策略,可指定具體日期和觸發時間。
- 快照類型為增量快照時,快照策略只能選擇周期性:
設置增量周期性快照策略,可以指定星期或日期,并且可以選擇觸發時間點,或設置開始時間以及時間間隔。
- 確認無誤后,單擊“確定”。
說明一個集群最多可設置三個快照策略。
- (可選)用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在指定自動快照策略中單擊“修改”按鈕對已經開啟的自動創建快照策略進行修改。
- (可選)用戶可單擊“預覽快照策略”按鈕,預覽當前集群使用中的快照策略,顯示集群未來7次的快照情況。如果集群沒有設置全量策略,系統將默認使用每進行15次增量快照進行一次全量快照的策略。

說明由于集群的操作不可預期,需注意:
參考策略預覽時間,集群將在預設時間1小時內觸發快照任務。
當集群在擴容、升級、修改快照介質等操作之后,進行下一次自動快照時,系統默認做全量自動快照。
當集群使用周期性策略時,上次自動快照結束后4小時內不允許再次自動備份,不符合要求的觸發時間將被跳過。
當多個策略的下次觸發時間發生沖突時,優先級關系為一次性>周期性、全量>增量。
當進行備份恢復時,支持從任意一種快照類型恢復資源的全量數據,無論快照類型是全量快照還是增量快照。
復制自動快照
用戶可以對自動快照進行復制,生成手工快照以便長期保留。
復制自動快照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單擊“快照管理”。
默認顯示用戶所有的快照。用戶可以對自動快照進行復制。
- 在快照列表中,在需要復制的快照所對應的“操作”列,單擊“復制”。
- “快照名稱”:填寫新快照的名稱。
快照名稱長度為4~64個字符,必須以字母開頭,不區分大小寫,可以包含字母、數字、中劃線或者下劃線,不能包含其他的特殊字符。
- “快照描述”:填寫快照的描述信息。
此參數為可選參數。快照描述的字符長度為0~256,不支持特殊字符!<>'=&"。
- 單擊“確定”,開始為集群復制快照。
系統提示“快照復制下發成功”。快照復制完成后,復制快照的狀態為“可用”。
說明如果快照大小明顯大于集群當前存儲數據的大小,可能存在數據僅標記為刪除但未真實清理回收,建議清理回收存儲空間后重新創建快照。
刪除自動快照
自動快照不支持手動刪除,僅DWS系統能夠刪除自動快照。
DWS會在如下情況下刪除自動快照:
- 自動快照保留期結束
- 刪除集群
注意為防止用戶誤執行刪除集群操作,DWS將提供以下策略(該功能僅在8.2.0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
若最新一次的快照為自動快照,則系統會將自動快照保留一天時間。
若最新一次的快照為手動快照,則會刪除相應集群已有的自動快照。
查看快照信息
用戶創建快照后,可以在“快照管理”頁面查看集群快照的信息。
查看快照信息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單擊“快照管理”。
在快照列表中,默認顯示用戶所有的快照。
- 在快照列表中,查看快照的“ 快照名稱” 、 “快照狀態” 、 “集群名稱” 、 “備份方式” 、 “快照類型” 、 “快照介質” 和“ 快照創建時間” 。
用戶也可以在快照列表的右上角,輸入快照名稱或集群名稱并單擊
,搜索指定的快照。支持模糊搜索名稱的部分字符。如表所示。
| 狀態 | 說明 |
|---|---|
| “可用” | 表示當前快照工作正常。 |
| “創建中” | 表示當前快照正在創建中。 |
| “不可用” | 表示當前快照無法提供服務。 |
備份方式如下表所示。
| 類型 | 說明 |
|---|---|
| 手動 | 用戶通過DWS管理控制臺或者API接口手動創建的快照。用戶可以刪除手動快照。 |
| 自動 | 用戶為集群開啟快照自動備份策略后,系統自動創建的快照。用戶不能刪除自動快照,自動快照的保留天數超期后,系統會自動進行刪除。 |
快照類型如表所示。
| 類型 | 說明 |
|---|---|
| 全量 | 該快照為全量備份。 |
| 增量 | 該快照為增量備份。 |
快照介質如表所示。
| 快照介質 | 說明 |
|---|---|
| OBS | 策略中配置備份設備為:OBS,則創建出的快照為OBS快照,備份數據保存在OBS服務器上。 |
| NFS | 策略中配置備份設備為:NFS,則創建出的快照為NFS快照,備份數據保存在NFS服務器上。 |
恢復快照
恢復快照約束
集群粒度快照恢復
集群粒度恢復分為兩個主要步驟:
- 恢復數據:即備份工具將備份集中的數據并行的恢復到各個實例的數據目錄中,實例包括主CN,主DN等。
- 重建備DN:即主DN恢復完之后,備DN使用全量Build的方式重建出來,這個過程也是并行執行。
說明
綜上恢復過程要比備份過程耗時要久一些,通常需要備份時間1.5~2倍的耗時。
集群級恢復后參數與備份時一致,恢復到新集群時需保證和原集群規格一致,如果新集群規格小的話可能會導致恢復失敗。
恢復快照到新集群
操作場景
用戶需要查看集群過去某個時刻的快照數據時,必須先恢復快照到新集群。
恢復快照到新集群時,恢復時長是由快照備份的數據量所決定的。如果快照備份的數據量大,恢復就比較慢。如果快照備份的數據量小,恢復就相對比較快。
自動快照是增量備份,在恢復快照時,DWS會將最近一次的全量備份到本次快照之間的所有快照一起用于恢復集群。自動快照的備份頻率是可以設置的,如果一周只備份一次,當增量數據量較大時,就會出現備份慢的情況,因此,建議適當地增加備份頻率。
說明
恢復快照到新集群的功能目前僅支持備份設備為OBS的快照。
恢復快照時默認創建一個與原始集群規格相同、節點數也相同的新集群。
當前恢復到新集群操作可保證原業務不中斷。
使用冷熱表后,不支持使用快照將冷數據恢復到新集群。
暫不支持細粒度恢復絕對表空間或相對表空間下的表。
不支持恢復邏輯集群與資源池到新集群。
前提條件
- 恢復到新集群時創建所需的資源小于或等于用戶剩余配額。
- 用戶進行恢復快照到新集群操作時,請確保快照狀態為“可用”狀態。
操作步驟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 “快照管理” 。默認顯示用戶所有的快照。
- 在快照列表中,找到所需恢復的快照,在該快照所在行的“操作”列,單擊“恢復”按鈕。
- 進入“恢復快照”頁面,選擇“新集群”并填寫新集群的配置參數。
- 選擇恢復到單AZ集群。
恢復快照時,參數支持重新定義,具體請參見下表,其他參數默認與快照中的備份信息保持一致。
| 配置類型 | 配置名稱 |
|---|---|
| 基礎配置 | 區域、可用分區、節點規格、集群名稱、數據庫端口、虛擬私有云、子網、安全組、公網訪問、企業項目。 |
| 高級配置 | 當配置為“自定義”時,設置以下參數: 標簽:如果原集群開啟了“加密數據庫”,可設置“密鑰名稱”。 |
- 單擊“立即恢復”,進入“規格確認”頁面。
- 規格確認無誤后,單擊“提交”,開始恢復快照到新集群。
等待新集群狀態變為“可用”,表示快照已恢復成功。
集群快照恢復成功后,新集群的內網地址和彈性IP地址(如果“公網訪問”設置為“自動分配”)會重新分配。
說明如果申請的節點數(個)、vCPU(核)或內存(GB)超過了用戶的剩余配額,系統會彈出警告窗口提示用戶配額不足并顯示詳細的剩余配額和當前申請配額信息。用戶可以在警告窗口單擊“申請擴大配額”,以提工單的形式申請擴大配額。在通過審理之后,服務會更新您的配額并進行通知。
查看恢復詳情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選擇“集群 > 專屬集群”,默認顯示用戶所有的集群列表。
- 集群列表中,集群狀態為“恢復中”,單擊下方“查看詳情”按鈕。
- 進入“任務詳情”頁面,用戶可查看集群此時的恢復快照進度。
說明
任務詳情預估時長僅作為參考,實際時長依賴當前數據量大小。
“執行恢復”階段單擊“查看”可查看內核恢復過程。需要注意的是,任務詳情的任務時間與內核執行時間由于任務調度和集群重啟等原因,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
恢復快照到原集群
操作場景
恢復到原集群時,可以指定快照恢復到本集群。通常在集群故障或者需要將數據回滾到指定快照版本時,用戶使用該功能。
說明
該功能僅8.1.3.200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
該功能目前支持備份設備為OBS的快照。
快照狀態為“可用”時,用戶才可以進行快照恢復。
不支持恢復邏輯集群與資源池到當前集群。
操作步驟
- 登錄GaussDB(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集群 > 專屬集群”。
- 單擊任意集群名稱,進入集群管理頁面,單擊“快照”。
- 單擊“恢復”按鈕進入快照恢復頁面。
- 選擇對應的快照進行就地恢復。
說明快照就地恢復期間,集群不可用。
快照參數配置
快照參數配置可以指定創建快照和快照恢復的參數信息,以便對快照功能進行優化調整。
說明
該功能僅8.2.0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對于8.2.0之前的集群版本,僅支持個別參數的配置)。
配置參數后該集群所有的快照、恢復都將以所配置的參數下發命令。
操作步驟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選擇“集群 > 專屬集群”。
- 在集群列表中,單擊指定集群的名稱,進入“集群詳情”頁面。
- 切換至“快照”頁簽,再單擊二級頁簽中的“參數配置”。在“參數配置”頁面,會展示當前集群所有的可配參數。
- 根據用戶不同的參數要求填入合適的參數值,詳情請參見快照參數詳情。
- 單擊保存即可。
快照參數詳情
| 參數名稱 | 參數類型 | 參數描述 | 默認值 |
|---|---|---|---|
| parallel-process | 備份參數 | 指定Roach備份時每個節點的并發進程。 須知: 該參數支持8.2.0之前版本集群配置。 |
為本節點主DN個數 |
| compression-type | 備份參數 | 壓縮算法類型:zlib、LZ4 須知: 該參數支持8.2.0之前版本集群配置。 |
LZ4 |
| compression-level | 備份參數 | 壓縮級別,取值范圍為0~9: · 0代表快速或無壓縮。 · 9代表慢速或最大壓縮。 須知 該參數支持8.2.0之前版本集群配置。 |
6 |
| buffer-size | 備份參數 | 指定Roach上傳介質的buffer大小,取值范圍為256~16384,單位是MB。 | 256 |
| buffer-block-size | 備份參數 | 指定Roach讀取數據文件的數據塊大小,取值范圍為5242880~268435456,單位是Byte。 | 67108864 |
| cpu-cores | 備份參數 | Roach啟動多線程并發時,可以使用的CPU核數。 | 為節點CPU邏輯核數總和的1/2 |
| master-timeout | 備份參數 | 指定Roach master節點和agent節點的通信超時時間,取值范圍為600~3600,單位是s。 | 3600 |
| max-backup-io-speed | 備份參數 | 指定Roach備份時的IO流控,取值范圍為0~2048,單位是MB/s。必須大于buffer-block-size,0表示不限制。 | 0 |
| backup-mode | 備份參數 | 全量備份的模式: 0:一階段的備份 1:兩階段的備份 |
0 |
| cbm-parse-mode | 備份參數 | 增量備份的模式: 0:一次掃描cbm(內存占用大,性能快) 1:多次掃描cbm(內存占用穩定,性能差) |
0 |
| parallel-process | 恢復參數 | 指定Roach備份時每個節點的并發進程,默認當前節點主DN數+ 1 | 1 |
| cpu-cores | 恢復參數 | Roach啟動多線程并發時,可以使用的CPU核數。 | 默認是1/2 cpu核數 |
| logging-level | 恢復參數 | 日志級別: · FATAL(致命):導致系統停止工作的、無法恢復的故障。該級別為最嚴重級別。 · ERROR(錯誤):重大錯誤。 · WARNING(警告):異常情況。系統在該情況下可能會繼續處理任務。 · INFO(提示):日志記錄過程中的提示性日志。 · DEBUG(調試):用于調試的詳細信息。 · DEBUG2(調試2):最詳細的日志信息,通常會過濾不顯示。該級別嚴重程度最輕。 |
INFO |
停止快照
用戶創建快照開始后,可以根據需求在“快照管理”頁面手動停止本次快照。
說明
停止快照功能僅8.1.3.200及以上集群版本支持。
若快照即將完成,停止快照命令將不再生效,快照會正常結束。
前提條件
停止快照僅支持快照狀態顯示為“創建中”的快照。在快照創建啟動時與快照即將創建完成時無法進行停止快照操作。
操作步驟
- 登錄DWS管理控制臺。
- 在左側導航欄中,單擊“快照管理”。
在快照列表中,選擇指定“創建中”快照所在行的“操作”列,單擊“停止快照”按鈕。
- 在彈出的提示框中,單擊“是”將停止本次快照,快照停止后狀態將變為“不可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