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訪問控制
更新時間 2023-12-26 10:11:21
最近更新時間: 2023-12-26 10:11:21
分享文章
本小節介紹云下一代防火墻雙向訪問控制最佳實踐。
背景信息
云下一代防火墻作為云計算環境的邊界網絡安全,符合等級保護要求條例中邊界安全訪問控制要求項,能夠實現內外網訪問控制隔離等要求。
前期準備
用戶需整理按業務需求整理好業務內外訪問控制需求,整理點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 訪問互聯網業務的云主機信息,內網IP地址;
- 訪問互聯網業務是否存在限制,是否需要記錄上網行為審計;
- 對外發布業務云主機信息,內網IP及對應公網IP;
- 對外發布業務云主機的業務端口信息,使用協議,域名信息等;
- 對外業務或端口是否需要限制源地址訪問,例如運維端口僅放行運維人員訪問;
配置操作
云計算邊界擴展要求針對云·邊界安全有如下要求,要求邊界安全能夠實現訪問控制、惡意代碼防范、入侵防范等能力,以下配置流程可實現以上邊界安全需求。
配置流程說明:
| 序號 | 子流程 | 配置內容 |
|---|---|---|
| 1 | 梳理業務映射關系 | 1) 訪問互聯網業務的云主機信息,內網IP地址,詳情參考《云墻上線信息收集表》 2) 訪問互聯網業務是否存在限制,是否需要記錄上網行為審計; 3) 對外發布業務云主機信息,內網IP及對應公網IP; 4) 對外發布業務云主機的業務端口信息,使用協議,域名信息等; 5) 對外業務或端口是否需要限制源地址訪問,例如運維端口僅放行運維人員訪問; 6) 是否有WAF/CDN業務訪問,提供源站白名單 |
| 2 | 配置網絡接口 | 按照平臺已添加的網卡進行網卡接口配置登錄云墻【網絡】→【接口】→【接口配置】,詳細配置參考配置網絡接口屬性 |
| 3 | 配置基礎準備環境 | 按需配置對象薄、地址薄等信息登錄云墻,【對象】→【服務薄】/【地址薄】,詳細配置參考配置服務對象薄 |
| 4 | 配置出向NAT策略 | 確認需要訪問互聯網的云主機,進行snat配置【策略】→【NAT】→【源NAT】,詳細配置參考配置出站NAT策略 |
| 5 | 配置入向NAT策略 | 確認需要訪問互聯網的云主機,進行snat配置【策略】→【NAT】→【目的NAT】,詳細配置參考配置入站NAT策略 |
| 6 | 配置安全策略 | 確認需要進行過濾的訪問對象,進行安全策略配置【策略】→【安全策略】→【新建】,詳細配置參考配置安全策略 |
| 7 | 配置出向路由和平臺路由 | 確認內網訪問互聯網的出接口地址,配置出向路由【網絡】→【路由】→【源路由】,詳細配置參考配置出站路由和配置平臺默認路由 |
| 8 | 配置業務割接 | 將彈性IP從云主機上解綁至云墻網卡即可。 |
配置內容
提前準備好對應內網服務器的端口服務薄及地址薄等相關對象信息。
1.服務薄相關配置
登錄云墻控制臺,進入【對象】→【服務薄】→【服務】,可直接引用內置或新建;

2.地址薄準備
登錄云墻控制臺,進入【對象】→【地址薄】→【新建地址薄】,輸入名稱和地址信息即可。

3.配置源/目的NAT策略配置
放行策略配置完成,需針對業務進行訪問控制隔離配置,首先配置出站SNAT策略。
打開菜單欄,【策略→NAT→源NAT】,新建策略。

打開菜單欄,【策略→NAT→目的NAT】,新建策略。

4.配置安全策略
出入向地址轉換策略配置完成后,需針對流量進行安全檢測,該功能由安全策略實現。
打開菜單欄,【策略→安全策略→策略→新建策略】


5.配置出向路由和平臺默認路由
登錄云防火墻:【網絡→路由→源路由】。

登錄云平臺
打開云平臺控制臺,虛擬私有云→VPC→路由表→新建,下一跳地址輸入云下一代防火墻網卡地址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