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將圍繞建設‘西北最大的中蜂產業基地’,更加注重綠色發展、品質提升,叫響純天然、無污染、高品質的隴南中蜂區域品牌,整合資源力量把這份‘甜蜜事業’做精做優、做大做強。”——隴南市委書記張柯兵
甘肅省隴南市地貌俊秀,氣候溫潤宜人,素有“隴上江南”之稱,本地蜜源植物多達3833萬畝、600余種,擁有黨參、黃芪等主要蜜源植物10余種,是全國優質蜂種——中蜂的重點養殖區。憑借優越的地理環境,隴南市蜜蜂養殖產業蓬勃發展,成為“中華蜜蜂之鄉”。
乘著“互聯網+農業”的東風,隴南市政府積極響應國家加快推動“共同富裕”的號召,扶持本地蜂農引入AI、移動應用等先進數字技術,建設全新的蜂巢管理系統,推動本地蜜蜂養殖的數字化、智慧化進程,振興鄉村。

蜜蜂住進了智能大House,隴南甜蜜事業玩出新花樣
“現在蜂箱的溫度是多少、濕度是多少?以前每天要查箱,現在看手機就行了,”隴南養蜂大戶老張這樣說道。
現在,老張的蜂場全都安裝了攝像頭,他可以通過智慧蜂業數字化管理指揮平臺實時了解蜂場區域的安全狀況。每年的“分蜂”關鍵時節,老張會利用蜂箱安裝的微型攝像頭,通過AI智能分析判斷蜂群分蜂意愿,在分蜂時期,獲取精準的分蜂預判信息。
如今,這樣的情景在隴南早已不是新鮮事,越來越多的蜂農們都在利用先進的數字技術進行“智慧養蜂”。隨著隴南市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農業,將中蜂產業作為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天翼云數字技術也被引入隴南為百姓養蜂提供技術支撐,讓全市2.6萬戶蜂農都使用上了智能化、信息化的養殖設備。2021年,隴南市共計養殖中蜂40萬箱,蜂業總產值達2.8億元,讓當地老百姓真正走上了一條以“甜蜜”謀富裕的道路。
如今,天翼云為隴南打造的智慧養蜂管理平臺已覆蓋上萬蜂群,節省50%人力成本,同時也提升了本地蜂蜜的銷售量。智慧養蜂管理平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智慧蜂業數字化管理指揮平臺
“早上看數據,晚上再看,比如說增加了兩斤,養蜂人很直觀就能知道,是哪個地方進蜜多。如果某個地方很留蜜,養蜂隊就會把大部隊搬去。還可以同時在兩個地方試驗,比較哪個地方更好一些,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地去采點。”自家峰箱全部接入智慧蜂業數字化平臺的老張這樣說道。
基于天翼云智能AI系統,隴南市安裝了P3高清顯示系統和會議系統、安防監控、數字化蜂箱等,建成了集實時監測與遠程監控、產品安全溯源、遠程培訓、互動交流、遠程疫病診療、蜜源分布統計、養蜂求助救援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蜂業數字化管理指揮平臺,有力提高了蜂農在養殖蜜蜂方面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數字化蜂箱
“像這個數字化蜂箱,蜂門上有一個讀卡器可以觀測數據,一眼就能看到進去多少蜜蜂,出來多少蜜蜂。”老張說道,“比如說今天出去一萬只蜂,回來9500只,就知道在外面死了500只。比如說早上箱里有10斤蜜,回來只有9.5斤,就知道中途蒸發了0.5斤……”
如今,通過數字化蜂箱,養蜂人在手機上就能監測到蜜蜂采蜜情況。這種數字化蜂箱與傳統蜂箱相比,外觀上多了一塊太陽能板與一個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蜂農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該蜂箱的溫度、濕度、蜜蜂數量等相關信息,減少巢蟲滋生和內勤蜂清理蜂箱的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增加蜂蜜產量。
隴南智慧養蜂的成果及意義
“互聯網+”新模式,讓每一滴蜂蜜有跡可循
目前,隴南市已實現對蜜蜂養殖實時監測,精準指導中蜂養殖的管理,以及全面建設蜜蜂產業數據庫和質量追溯體系的目標,讓每一滴蜂蜜都有跡可循,加快推進蜜蜂產業向信息化、自動化、透明化方向發展,提高本地蜜蜂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構建“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實現規模化養蜂
隨著隴南市蜂農入駐智慧蜂業數字化平臺,隴南市的養蜂產業逐漸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僅兩當縣一地,就吸納全縣35家大型蜂業合作社,共同參與規劃全縣100個中蜂養殖基地,其中包括大型中蜂繁育基地5處、大型中蜂養殖示范場28個,輻射帶動群眾發展,提高中蜂養殖、繁育的規模化和規范化程度。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小蜜蜂成就大產業
隴南市借助信息技術幫助本地居民養蜂產業收入大幅提高收入,讓亙古延續的養蜂產業不斷煥發新容顏,使小蜜蜂真正成為助農增收的大產業,打造出兩當狼牙蜜等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蜂蜜”名片,以“甜蜜”產業助力本地蜂農實現幸福事業,在致富的廣闊道路上大步前行,實現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