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云分享首次G20“云視頻會議”背后的行業變革
2020-04-05
最近,一場頗受關注的國際重要會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召開。不同于以往的是,這次會議沒有歡迎晚宴,沒有合影,沒有握手,各國元首們開了一次特別的、橫跨全球的視頻峰會。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時刻,
此次G20峰會以“云會議”的方式舉行,是疫情下的特別之舉。這場“非常”時期的“非常”會議,也從側面反映了,“云會議”不僅成為支撐我國十幾億人日常辦公、生活的重要手段,更成為了國際間的溝通利器。
天涯比鄰,一場特別的“云會議”傳遞中國抗疫經驗
G20不是首次嘗試應用“云會議”的國際性重要會議。國際疫情爆發后,我國衛健委聯合世界衛生組織第一時間舉行“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關鍵時刻,見屏如面,云會議架起了中國防疫與國際抗疫之間的溝通橋梁,第一時間向全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3月12日的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國經驗國際通報會上,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視頻致辭)
一場視頻會議,背后卻事關千鈞。這場責任重大的“視頻會議”背后,是默默提供云網資源和服務保障的“云服務國家隊”——中國電信天翼云。得益于在火神山及雷神山建設中的亮眼表現,天翼云在72小時交付火神山醫院云資源,24小時上線雷神山醫院IT系統,再次獲得衛健委青睞。
此次,中國電信以5G+天翼云會議平臺為基礎,24小時內完成了5個會場的光纖專線與5G網絡全覆蓋,高效保障了“1+4”地遠程視頻會議互動效果,實現主會場與分會場之間的“無縫”對話,讓這場關鍵的國際對談順利進行。
云應用場景激增,“云會議”成溝通利器
早在21世紀初全球化浪潮中,國外云會議巨頭已初步形成。而相對國外激烈的競爭態勢,國內市場發展則相對緩慢,許多企業尚未形成線上會議需求。誰曾料到,一場始料未及的疫情,給云視頻會議吹來了春風,其優越的跨平臺、跨區域優勢,在疫情之下被彰顯得淋漓盡致。
據IDC 預測,到 2023 年,云視頻會議在中國視頻會議市場規模中的占比將達到 42.8%。可以預見,隨著人們對工作場景的需求不斷拓寬及云會議平臺的不斷優化,云視頻會議將迎來新機遇,在未來將成為常態化“辦公利器”。
疫情期間,云會議應用于多個省市政府的招商引資,實現“云簽約”,不僅滿足了疫情防控期間少接觸、有效隔離的需求,同時讓政企各方“不見面 不掉線”。以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湖北荊州為例,3月9號,在這一疫情防控關鍵期,該市的2020年金融工作會議暨早春行網上簽約活動未受影響,而是借助天翼云會議平臺聯動150方參會,覆蓋多個主、分會場及N個延伸會場,吹響了荊州市“金融助企復工復產”的號角,實現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不誤。
“云會議”的成功與否,取決于會議舉辦者能否提供強有力的云上技術,保證視頻流暢不卡頓,以確保各個分會場和延伸會場的議程推進能夠無縫銜接。天翼云會議以專線/互聯網專線/5G為通道,以云為載體,構建了“集約、開放、合作、智能”的5G+4K高清云視頻會議平臺,為線上視頻會議提供完備解決方案。
同時,依托“2+4+31+X”云網融合資源布局優勢,安全優勢以及屬地服務優勢,中國電信已為教育、政務、醫療、零售、互聯網等多行業提供天翼云會議、云堤等信息化服務。據了解,截至目前,天翼云會議用戶量已突破230多萬,累計會議總時長超100萬小時。
進入數字化時代,輕資產成為發展趨勢,快速、高效、便捷才是企業的最大化需求,而云視頻會議正是迎合這一需求的解決方案。為滿足政府、中小企業的多方需求,“云開會”、“云面試”、“云提案”等工作場景不斷衍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