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場景
不同類型漏洞修復方式不同,請根據漏洞類型選擇對應修復方法。漏洞修復方法建議如下:
漏洞類型 修復方式建議 Linux軟件漏洞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進行處理:
使用態勢感知(專業版)控制臺上的“修復”功能進行修復。
根據界面提供的修復建議進行手動修復。
修復完成后,可通過“驗證”功能,快速驗證漏洞是否修復成功。
Windows系統漏洞 Web-CMS漏洞 根據界面提供的修復建議進行手動修復。 應用漏洞
注意
執行主機漏洞修復可能存在漏洞修復失敗導致業務中斷,或者中間件及上層應用出現不兼容等風險,并且無法進行回滾。為了防止出現不可預料的嚴重后果,建議您通過云服務器備份(CSBS)為ECS創建備份。然后,使用空閑主機搭建環境充分測試,確認不影響業務正常運行后,再對主機執行漏洞修復。
在線修復主機漏洞時,需要連接Internet,通過外部鏡像源提供漏洞修復服務。但是,如果主機無法訪問Internet,或者外部鏡像源提供的服務不穩定時,可以使用鏡像源進行漏洞修復。
為了保證漏洞修復成功,請在執行在線升級漏洞前,確認主機中已配置的對應操作系統的鏡像源。
通過控制臺修復漏洞
僅Linux軟件漏洞和Windows系統漏洞支持使用控制臺的漏洞修復功能。
-
登錄管理控制臺。
-
單擊頁面左上方的
,選擇“安全 > 態勢感知(專業版)”,進入態勢感知(專業版)管理頁面。 -
在左側導航欄選擇“工作空間 > 空間管理”,并在工作空間列表中,單擊目標工作空間名稱,進入目標工作空間管理頁面。
-
在態勢感知(專業版)管理頁面選擇“風險預防 > 漏洞管理”,進入漏洞管理頁面。
-
在漏洞管理界面,選擇“Linux漏洞”、“Windows漏洞”任意一個頁簽,進入對應漏洞管理頁面。
-
在漏洞列表中,單擊目標漏洞名稱,右側彈出漏洞信息頁面。
-
在漏洞信息頁面中,選擇“受影響資產”頁簽,并在資產列表中,單擊待處理資產所在行“操作”列的“修復”,系統提示修復操作觸發成功。
如需批量修復,可以勾選所有需要修復的資產,然后在列表左上角,單擊“批量修復”。
-
漏洞修復完成后,若修復成功,修復狀態將變更為“修復成功”。若修復失敗,修復狀態將變更為“修復失敗”。
說明“Linux系統Kernel類的漏洞”修復完成后需要手動重啟,否則系統仍可能為您推送漏洞消息。
手動修復系統軟件漏洞
-
漏洞修復命令
進入到漏洞的基本信息頁,可根據修復建議修復已經被識別出的漏洞,漏洞修復命令可參見下表。
說明“Windows系統漏洞”和“Linux系統Kernel類的漏洞”修復完成后需要手動重啟,否則系統仍可能為您推送漏洞消息。
不同的漏洞請根據修復建議依次進行修復。
若同一主機上的多個軟件包存在同一漏洞,您只需修復一次即可。
漏洞修復命令:
操作系統 修復命令 CentOS/Fedora /Euler/Redhat/Oracle yum update 軟件名稱 Debian/Ubuntu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軟件名稱--only-upgrade Gentoo 請參見漏洞修復建議。 -
漏洞修復方案
漏洞修復有可能影響業務的穩定性,為了防止在修復漏洞過程影響當前業務,建議參考以下兩種方案,選擇其中一種執行漏洞修復:
-
方案一:創建新的虛擬機執行漏洞修復
- 為需要修復漏洞的ECS主機創建鏡像。
- 使用該鏡像創建新的ECS主機。
- 在新啟動的主機上執行漏洞修復并驗證修復結果。
- 確認修復完成之后將業務切換到新主機。
- 確定切換完成并且業務運行穩定無故障后,可以釋放舊的主機。如果業務切換后出現問題且無法修復,可以將業務立即切換回原來的主機以恢復功能。
-
方案二:在當前主機執行修復
- 為需要修復漏洞的ECS主機創建備份。
- 在當前主機上直接進行漏洞修復。
- 如果漏洞修復后出現業務功能問題且無法及時修復,立即使用備份恢復功能將主機恢復到修復前的狀態。
說明方案一適用于第一次對主機漏洞執行修復,且不確定漏洞修復的影響。
方案二適用于已經有同類主機執行過修復,漏洞修復方案已經比較成熟可靠的場景。
-
修復驗證
漏洞修復后,建議您立即進行驗證。
驗證方式 操作方法 手動驗證 通過漏洞詳情頁面的“驗證”,進行一鍵驗證。
執行以下命令查看軟件升級結果,確保軟件已升級為最新版本。
CentOS/Fedora /Euler/Redhat/Oracle操作系統:rpm -qa | grep 軟件名稱
Debian/Ubuntu操作系統:dpkg -l ?| grep 軟件名稱
Gentoo操作系統:emerge --search 軟件名稱
自動驗證 若您未進行手動驗證,HSS每日凌晨進行全量檢測,您修復后需要等到次日凌晨檢測后才能查看修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