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機綁定目標機
- 點擊“主機管理”查看已經安裝 agent程序的源機,并點擊“開始遷移”。顯示“該源機還未綁定目標機,是否前往綁定”,點擊“前往”。
- 點擊“選擇云主機”。
- 目的端云主機綁定。
- 跳轉到“云主機選擇”界面,左上角選擇對應的資源池,查找并勾選創建好的目的端云主機。目的端資源池云主機數量過多,支持通過云主機ID或名稱等搜索對應的目的端云主機。勾選完成之后需仔細核對目的端云主機的“主機名”、“主機ID”等信息。點擊“綁定”,隨后點擊“確定”,即完成目的端云主機的綁定。
- 本次實踐操作的源機為Ubuntu操作系統,是基于Linux的操作系統,對應目標機選擇專用的云遷移鏡像“CMS-PE-LINUX-V2-mini(2GB)”。
注意
遷移目標機最低配置不低于2核4G。若目標機內存不足 4G,則會出現提示“目標機推薦內存總大小 4,當前內存總大小2,不滿足”的提示信息。如出現這個此提示,升級遷移目標機配置即可。
推薦目標機與源機的配置盡量保持一致,源端機需預留約 1-2G 內存用于遷移程序占用。如源機配置低于2核4G,目標機配置可以設置為2核4G及以上。
- 綁定成功后,進入任務配置界面。
-
了解是否有增量的需求。如判斷在數據遷移的過程中將發生數據變化(增刪改查),即可開啟“啟用增量”。反之,則無需開啟。
-
檢查源機以及目標機的網絡連通性。點擊“源機”和“目標機”兩個按鈕,如按鈕圖標變為“√”圖標,則源機以及目標機的網絡可以連通。反之,則不成功,需排查源機與目標機IP以及端口等是否配置正確。
-
在數據遷移過程中,若對遷移數據量的規模及遷移效率有明確要求,建議調整“壓縮率”設置。具體而言,壓縮率數值越趨近于0,表示數據壓縮程度越高,所需傳輸的數據量相應減少,從而可能提升數據傳輸速度。若無特定需求,則無需調整此設置。
-
此外,針對特定盤符中不需要遷移的文件,可配置過濾規則以排除這些文件,確保遷移過程的精確性和效率。同樣地,若無需進行此類過濾操作,則無需額外設置。
- 核對源機和目標機分區情況。
如源機與目標機的系統盤和數據盤大小完全一致,系統自動分區一般不會出現問題。如目標機分區與源機分區不一致,則需要手動分區。(目標機的分區只能比源機大),分區完成后,點擊“確認分區”。
- 跳出選擇框,點擊“確認”。
- 待分區結束后,點擊“開始遷移”。
- 跳出選擇框,點擊“確認”。
開始遷移任務
- 全量遷移。
在確認數據遷移操作后,系統將自動跳轉回主機管理界面,用戶在此界面上不僅能實時觀察到源機器的遷移狀態已轉變為“遷移中”,同時還能獲取詳盡的遷移詳情,包括但不限于遷移代理(agent)的當前狀態、實時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基于當前速度預估的遷移剩余時間等關鍵信息,以便于全面監控和管理遷移進程。
- 增量遷移。
全量遷移階段完成后,出現提示,進入增量遷移階段,單擊“確認”。進入增量階段后,每五分鐘進行一次增量傳輸。 - 源機數據庫寫入數據。
模擬遷移過程中,源機數據庫在業務運行時的增刪改查操作,在增量階段往源機數據庫寫入數據(在表my_table中插入1000條數據),具體效果如下圖所示。
oracle應用割接
-
準備進行遷移業務割接操作,首先停止源端機數據庫服務。
(注意:本停庫方式適用于本系統使用的Oracle 數據庫 12C 版本,該停庫方式僅做參考。實際環境中因涉及環境及版本復雜,相關操作和命令可能會有所不同,請參考相應版本的官方文檔或聯系數據庫管理員以獲取準確的信息和操作步驟。本文檔不對因使用本方法所導致的任何數據丟失、系統故障或其他潛在問題承擔責任。請在執行操作之前備份您的數據,并在需要時尋求專業技術支持。)
進入源端機oracle所在容器:
docker exec -it oracle_container_name /bin/bash
使用SQL*Plus命令進入Oracle數據庫:
sqlplus username/password@//localhost:1521/your_service_name
使用“SHUTDOWN NORMAL;”關停數據庫,此操作將確保數據庫在關閉前完成所有事務的處理,并將數據落盤。(注意:執行“SHUTDOWN NORMAL;”后,請耐心等待數據庫完成關閉過程。這包括等待所有活動事務完成、回滾未提交的事務、以及將數據文件同步到磁盤等操作。確保數據庫完全關閉后,再執行后續步驟。)
在確認業務系統無任何增量數據寫入,并且數據庫已完全關閉后,停止數據庫容器。執行命令“docker stop oracle”,并設置盡可能長的等待時間,以確保容器內的進程有足夠的時間安全退出.
在確認數據庫容器已完全停止后,關閉Docker服務,執行命令“systemctl stop docker.socket”。
-
點擊“停止增量”。跳出選項框,提示需進行源端應用停止。確認步驟一源端應用成功停止后,單擊“確認”。
-
等待增量完成,單擊“開始核查”。
-
全選標志位,單擊“確定”。
單擊“確定”。
-
進入核查修復階段,等待核查完成,單擊“查看異常”。
查看當前核查具體異常項,確認完成后,單擊“確定”。 -
單擊“開始修復”,進入修復階段,等待修復完成。
-
單擊“引導修復”。
選擇源機以及目標機對應的引導盤,單擊“確定”。
單擊“確定”。
目標機恢復中,等待目標機恢復完成。
目標機恢復完成。
注意:引導修復為切換目標機業務的操作,即將原業務切換至目標機上啟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