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據安全成為核心關切點。金融級數據安全需求不僅涉及合規性,更要求在高并發、低延遲環境下實現端到端保護。天翼云數據庫針對這一挑戰,構建了一套綜合加密傳輸與訪問控制體系。該體系通過多層次加密協議和精細化權限管理,確保數據在傳輸與存儲過程中的機密性與完整性。同時,針對加密與訪問控制可能引入的性能損耗,天翼云數據庫采用算法優化、硬件加速及資源調度策略,有效平衡安全與效率。本文將從金融安全需求出發,詳細解析加密傳輸與訪問控制體系的構建邏輯,并探討性能損耗的優化路徑,為金融級應用提供可靠參考。整體方案旨在在保障數據隱私的前提下,維持系統高性能與可擴展性,滿足金融業務嚴苛要求。c****82025-10-2110
- 天翼云電腦 “虛擬化 + 容器化” 雙引擎架構,通過硬件層抽象與應用層封裝的協同,破解了傳統云桌面在資源彈性、場景適配與效率提升上的瓶頸。本文解析該架構的技術基底,闡述其在兼容性突破、調度優化與安全隔離上的落地路徑,結合政務多部門協同與醫療數據流轉場景,揭示其如何通過動態資源分配與冗余壓縮,實現資源利用率提升 40% 的核心邏輯,為行業級云電腦應用提供技術參考。c****82025-10-2010
- 嵌入 AIGC 能力的天翼云電腦,通過端云協同架構打破了傳統創作工具的效率瓶頸。本文以自然語言生成 3D 模型為切入點,解析其技術實現路徑:終端承擔輕量化交互與實時渲染,云端支撐大模型推理與算力調度,二者通過低延遲鏈路形成閉環。這種模式不僅將 3D 建模周期從數天壓縮至小時級,更重構了 “輸入 - 生成 - 優化” 的創作流程,揭示了 AIGC 與云電腦融合如何降低創作門檻、釋放創意生產力的底層邏輯,為設計、教育等領域提供新范式。c****82025-10-2050
- 天翼云主機通過液冷技術與動態功耗調節的協同創新,將 PU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 1.2 以下,構建了適配 AI 與 IoT 業務的綠色計算體系。本文解析其技術邏輯:液冷技術突破高密度芯片的散熱瓶頸,動態功耗調節實現算力與能耗的精準匹配,二者聯動在降低非必要能耗的同時,保障高負載場景的性能穩定性。結合 AI 訓練的持續高算力需求與 IoT 終端的波動型運行特征,闡述綠色計算如何在能效與業務支撐力之間找到平衡,為高密度、高波動場景提供可持續的計算方案。c****82025-10-2020
- 在數字化轉型加速的背景下,數據安全已成為企業上云的核心考量。天翼云推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加密方案,通過國密SM4算法與硬件安全模塊托管服務的深度融合,構建起貫穿數據創建、存儲、傳輸及銷毀各環節的可信防護體系。該方案采用符合行業規范的加密標準,結合專屬硬件密鑰管理,實現數據在全生命周期的加密保護。實際應用表明,在金融、政務等敏感場景中,該方案可有效防御數據泄露與篡改風險,同時滿足行業合規要求,為企業云端業務提供堅實的安全基石。c****82025-10-2020
- 天翼云安全通過 AI 威脅狩獵與 SOAR(安全編排、自動化與響應)的深度協同,構建了針對 APT 攻擊的 “智能識別 + 自動處置” 閉環體系。本文解析其技術邏輯:AI 威脅狩獵突破傳統特征檢測局限,通過行為建模與攻擊鏈還原實現 APT 攻擊的秒級識別;SOAR 基于預設響應劇本,將人工介入環節壓縮至最低,使事件處置時間從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二者的協同不僅解決了 APT 攻擊隱蔽性強、處置鏈條長的痛點,更重塑了云安全的 “感知 - 響應” 效率,為復雜云環境提供了主動防御的技術范式。c****82025-10-20110
- 天翼云電腦 “虛擬化 + 容器化” 雙引擎架構,通過硬件層抽象與應用層封裝的協同,破解了傳統云桌面在資源彈性、場景適配與效率提升上的瓶頸。本文解析該架構的技術基底,闡述其在兼容性突破、調度優化與安全隔離上的落地路徑,結合政務多部門協同與醫療數據流轉場景,揭示其如何通過動態資源分配與冗余壓縮,實現資源利用率提升 40% 的核心邏輯,為行業級云電腦應用提供技術參考。c****82025-10-1670
- 混合辦公模式的普及打破了傳統辦公的空間限制,但也使數據流轉路徑更復雜:員工在辦公設備、個人終端間交叉處理文件,敏感信息面臨傳輸泄露、存儲失控、權限濫用等風險。天翼云電腦針對分布式辦公的安全痛點,通過底層存儲加密技術構建數據 “保險箱”,結合動態權限管控機制實現 “按需授權”,從數據生成、傳輸到訪問的全鏈路形成防護閉環。這種 “加密為基、權限為綱” 的設計,既保障了混合辦公的靈活性,又為企業核心數據筑起了可信賴的安全防線。c****82025-10-1460
-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入,中重載應用對云計算實例的計算性能、內存帶寬與延遲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傳統非統一內存訪問架構下的資源爭用已成為性能瓶頸的關鍵成因。本文深入探討了天翼云主機如何通過深度集成NUMA綁定技術,實現代際性能的跨越式迭代。文章將剖析NUMA綁定的核心技術原理,闡述其在云主機硬件代際演進中的實施路徑,并重點分析該技術如何精準適配數據庫、大數據分析及高性能計算等中重載應用場景,最終在提升整體算力密度的同時,保障了關鍵業務的任務執行效率和極致穩定性。c****82025-10-1460
- 務,導致算力被過度占用,在視頻直播、實時數據分析等場景中常出現延遲攀升、吞吐量不足等問題。天翼云主機通過 “硬件加速 + 軟件優化” 的協同設計,搭載紫金智能網卡實現網絡任務硬件級卸載,結合 DPDK 機制構建用戶態高效數據路徑,兩者形成技術閉環:既通過硬件減輕 CPU 負擔,又通過軟件優化數據處理鏈路,最終突破傳統架構的性能上限,為高帶寬、低延遲業務場景提供穩定支撐。c****82025-10-1440
- 在直播互動與大型多人在線游戲等高并發業務場景中,瞬時流量洪峰、極低延遲要求與海量數據交換構成了核心技術挑戰。天翼云服務器通過全鏈路網絡架構優化與高質量算力輸出能力的協同設計,為此類密集型業務提供堅實支撐。本文從技術實現維度深入解析,涵蓋智能調度網絡構建、算力資源彈性供給、存儲與傳輸加速機制以及全局資源調配策略。通過對關鍵技術特性的剖析,闡述其如何有效保障業務在千萬級用戶并發下的流暢體驗與數據一致性,實現高吞吐與低延遲的平衡,為企業應對流量浪涌提供可靠的技術基礎。c****82025-10-1420
- 面對日益嚴峻的云安全挑戰,傳統邊界防護模式已難以應對貫穿應用開發至運行階段的深層風險。天翼云安全踐行“安全左移”核心理念,將防護能力前置融入開發環節,并依托“云-邊-端”協同防護架構,構建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閉環。本文深入探討該架構的技術實現路徑,分析其如何在云端構建智能分析中樞、在邊緣實施精準訪問控制、在終端落實最小化權限管理,通過持續威脅檢測、數據分級保護與統一策略管控,實現從代碼編寫到數據銷毀的全程可管可控,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內生主動的安全保障。c****82025-10-1470
- 未知攻擊因其隱蔽性、變異快、無特征可循等特點,成為云安全防護的主要挑戰,傳統依賴特征庫的靜態防御難以應對。天翼云安全構建以 AI 為核心的動態防御體系,通過威脅獵殺主動發現潛伏威脅,結合欺騙防御誘捕攻擊行為,形成 “主動探測 - 精準識別 - 實時攔截” 的閉環。該體系利用機器學習解析攻擊鏈特征,動態調整防御策略,將未知攻擊的發現周期從數周縮短至小時級,顯著提升了云環境對新型威脅的攔截能力,為企業數據安全提供主動防御屏障。c****82025-10-1490
- 本文探討如何將分布式事務機制與數據壓縮技術深度結合,構建高效能數據管理架構。通過分析分布式事務的一致性保障與壓縮算法的存儲優化特性,提出在確保數據正確性的同時顯著降低存儲開銷的綜合方案。該方案有效解決了企業級應用中海量數據處理與系統響應速度的平衡難題,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c****82025-10-1110
- 本文深入探討多租戶架構中數據隔離的核心挑戰與解決方案,分析不同隔離層級的技術實現及其在性能與安全方面的平衡機制。通過物理隔離、邏輯隔離與混合模式的對比研究,提出在保證數據安全性的同時優化資源利用效率的系統設計方法,為構建高效可靠的多租戶平臺提供實踐指導。c****82025-10-1100
- 本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分布式架構構建PB級數據存儲平臺,并結合智能冷熱數據分層技術提升數據訪問效率。分析彈性擴展、數據分布、分層策略等核心機制,闡述其在多樣化業務場景下的實踐效果,為大規模數據存儲提供兼顧性能、成本與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c****82025-10-1160
- 高密度計算場景(如數據中心集群、高性能計算節點)中,多任務并發運行導致 CPU 算力與內存資源的競爭加劇,易出現 “算力分配失衡” 與 “資源閑置并存” 的矛盾。CPU 核心調度通過動態匹配任務特性與核心能力,內存虛擬化技術通過資源池化與彈性分配,二者協同可打破物理資源壁壘,實現算力與內存的精準適配。本文解析高密度計算的資源競爭痛點,探討 CPU 核心調度的智能策略與內存虛擬化的優化路徑,揭示兩者如何平衡分配以提升整體資源利用率,為高密度場景的效能優化提供技術參考。c****82025-10-1110
- 高負載運行場景下(如數據中心集群、高性能計算節點),硬件設備因持續高功率輸出產生大量熱量,若散熱不及時會導致溫度驟升,觸發性能節流甚至硬件損壞;而過度強化散熱又會顯著增加能耗成本,形成 “散熱 - 能耗” 的矛盾循環。通過智能調節機制協同散熱系統與能耗管控,可在保障設備持續服務能力的同時,避免無效能耗與硬件損耗。本文解析高負載下散熱與能耗的矛盾根源,探討散熱分級優化、能耗精細化管控的技術路徑,揭示智能調節如何實現二者平衡,為硬件長期穩定運行提供實踐參考。c****82025-10-11200
- 在云計算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天翼云電腦作為中國電信旗下的云桌面解決方案,憑借其高效、安全、靈活的特性,正逐步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個人用戶遠程辦公的首選工具。然而,云電腦環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第三方軟件的兼容性提出了嚴峻挑戰。作為開發工程師,確保天翼云電腦與各類第三方軟件的無縫集成,不僅關乎用戶體驗,更是衡量云桌面服務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本文將深入探討天翼云電腦與第三方軟件兼容性測試的策略、方法、挑戰及解決方案,旨在構建一個全面、高效的兼容性測試體系。窩補藥上班啊2025-03-0370
-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企業對于云計算的需求日益復雜多樣。單一云服務提供商的解決方案往往難以滿足所有業務需求,這促使企業開始探索混合云與多云策略,以充分利用不同云服務提供商的優勢,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作為開發工程師,理解并實施服務器混合云與多云策略,不僅能夠提升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還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強業務韌性。本文將深入探討構建高效服務器混合云與多云策略的關鍵步驟和最佳實踐。窩補藥上班啊2024-10-1550
- 天翼全棧混合云在多云納管的能力l****m2024-04-01870
- 上一期我們從一個實際的案例展示了如何用 SoS 的方式運作一個大型的項目。這期我們將繼續深入討論 SoS 可能的不足之處。問大家兩個問題: 1.上期案例中這樣運作 SoS 哪些地方可能出現問題? 2.我們該如何應對? 在我們展開進一步討論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看看有沒有自己的答案? 現在讓我們從以下2個主要方面對 SoS 展開更多討論,看看可能出現的問題。s****n2023-10-26130
- Redfish接口簡介z****n2023-10-2611890
- 混合云容災備份是一種將數據備份和容災備份分別存儲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中的備份方案。相較于傳統的單一備份方案,混合云容災備份具有哪些優勢呢?
小梅2023-06-14710 - 近日,天翼云全棧混合云順利通過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以下簡稱密評),標志著天翼云全棧混合云密碼安全能力達到業內領先水平。董****希2023-01-044942
共 27 條
- 1
頁
- 隨著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據安全成為核心關切點。金融級數據安全需求不僅涉及合規性,更要求在高并發、低延遲環境下實現端到端保護。天翼云數據庫針對這一挑戰,構建了一套綜合加密傳輸與訪問控制體系。該體系通過多層次加密協議和精細化權限管理,確保數據在傳輸與存儲過程中的機密性與完整性。同時,針對加密與訪問控制可能引入的性能損耗,天翼云數據庫采用算法優化、硬件加速及資源調度策略,有效平衡安全與效率。本文將從金融安全需求出發,詳細解析加密傳輸與訪問控制體系的構建邏輯,并探討性能損耗的優化路徑,為金融級應用提供可靠參考。整體方案旨在在保障數據隱私的前提下,維持系統高性能與可擴展性,滿足金融業務嚴苛要求。
- 天翼云電腦 “虛擬化 + 容器化” 雙引擎架構,通過硬件層抽象與應用層封裝的協同,破解了傳統云桌面在資源彈性、場景適配與效率提升上的瓶頸。本文解析該架構的技術基底,闡述其在兼容性突破、調度優化與安全隔離上的落地路徑,結合政務多部門協同與醫療數據流轉場景,揭示其如何通過動態資源分配與冗余壓縮,實現資源利用率提升 40% 的核心邏輯,為行業級云電腦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 嵌入 AIGC 能力的天翼云電腦,通過端云協同架構打破了傳統創作工具的效率瓶頸。本文以自然語言生成 3D 模型為切入點,解析其技術實現路徑:終端承擔輕量化交互與實時渲染,云端支撐大模型推理與算力調度,二者通過低延遲鏈路形成閉環。這種模式不僅將 3D 建模周期從數天壓縮至小時級,更重構了 “輸入 - 生成 - 優化” 的創作流程,揭示了 AIGC 與云電腦融合如何降低創作門檻、釋放創意生產力的底層邏輯,為設計、教育等領域提供新范式。
- 天翼云主機通過液冷技術與動態功耗調節的協同創新,將 PUE(能源使用效率)降至 1.2 以下,構建了適配 AI 與 IoT 業務的綠色計算體系。本文解析其技術邏輯:液冷技術突破高密度芯片的散熱瓶頸,動態功耗調節實現算力與能耗的精準匹配,二者聯動在降低非必要能耗的同時,保障高負載場景的性能穩定性。結合 AI 訓練的持續高算力需求與 IoT 終端的波動型運行特征,闡述綠色計算如何在能效與業務支撐力之間找到平衡,為高密度、高波動場景提供可持續的計算方案。
- 在數字化轉型加速的背景下,數據安全已成為企業上云的核心考量。天翼云推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加密方案,通過國密SM4算法與硬件安全模塊托管服務的深度融合,構建起貫穿數據創建、存儲、傳輸及銷毀各環節的可信防護體系。該方案采用符合行業規范的加密標準,結合專屬硬件密鑰管理,實現數據在全生命周期的加密保護。實際應用表明,在金融、政務等敏感場景中,該方案可有效防御數據泄露與篡改風險,同時滿足行業合規要求,為企業云端業務提供堅實的安全基石。
- 天翼云安全通過 AI 威脅狩獵與 SOAR(安全編排、自動化與響應)的深度協同,構建了針對 APT 攻擊的 “智能識別 + 自動處置” 閉環體系。本文解析其技術邏輯:AI 威脅狩獵突破傳統特征檢測局限,通過行為建模與攻擊鏈還原實現 APT 攻擊的秒級識別;SOAR 基于預設響應劇本,將人工介入環節壓縮至最低,使事件處置時間從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二者的協同不僅解決了 APT 攻擊隱蔽性強、處置鏈條長的痛點,更重塑了云安全的 “感知 - 響應” 效率,為復雜云環境提供了主動防御的技術范式。
- 天翼云電腦 “虛擬化 + 容器化” 雙引擎架構,通過硬件層抽象與應用層封裝的協同,破解了傳統云桌面在資源彈性、場景適配與效率提升上的瓶頸。本文解析該架構的技術基底,闡述其在兼容性突破、調度優化與安全隔離上的落地路徑,結合政務多部門協同與醫療數據流轉場景,揭示其如何通過動態資源分配與冗余壓縮,實現資源利用率提升 40% 的核心邏輯,為行業級云電腦應用提供技術參考。
- 混合辦公模式的普及打破了傳統辦公的空間限制,但也使數據流轉路徑更復雜:員工在辦公設備、個人終端間交叉處理文件,敏感信息面臨傳輸泄露、存儲失控、權限濫用等風險。天翼云電腦針對分布式辦公的安全痛點,通過底層存儲加密技術構建數據 “保險箱”,結合動態權限管控機制實現 “按需授權”,從數據生成、傳輸到訪問的全鏈路形成防護閉環。這種 “加密為基、權限為綱” 的設計,既保障了混合辦公的靈活性,又為企業核心數據筑起了可信賴的安全防線。
-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深入,中重載應用對云計算實例的計算性能、內存帶寬與延遲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傳統非統一內存訪問架構下的資源爭用已成為性能瓶頸的關鍵成因。本文深入探討了天翼云主機如何通過深度集成NUMA綁定技術,實現代際性能的跨越式迭代。文章將剖析NUMA綁定的核心技術原理,闡述其在云主機硬件代際演進中的實施路徑,并重點分析該技術如何精準適配數據庫、大數據分析及高性能計算等中重載應用場景,最終在提升整體算力密度的同時,保障了關鍵業務的任務執行效率和極致穩定性。
- 務,導致算力被過度占用,在視頻直播、實時數據分析等場景中常出現延遲攀升、吞吐量不足等問題。天翼云主機通過 “硬件加速 + 軟件優化” 的協同設計,搭載紫金智能網卡實現網絡任務硬件級卸載,結合 DPDK 機制構建用戶態高效數據路徑,兩者形成技術閉環:既通過硬件減輕 CPU 負擔,又通過軟件優化數據處理鏈路,最終突破傳統架構的性能上限,為高帶寬、低延遲業務場景提供穩定支撐。
- 在直播互動與大型多人在線游戲等高并發業務場景中,瞬時流量洪峰、極低延遲要求與海量數據交換構成了核心技術挑戰。天翼云服務器通過全鏈路網絡架構優化與高質量算力輸出能力的協同設計,為此類密集型業務提供堅實支撐。本文從技術實現維度深入解析,涵蓋智能調度網絡構建、算力資源彈性供給、存儲與傳輸加速機制以及全局資源調配策略。通過對關鍵技術特性的剖析,闡述其如何有效保障業務在千萬級用戶并發下的流暢體驗與數據一致性,實現高吞吐與低延遲的平衡,為企業應對流量浪涌提供可靠的技術基礎。
- 面對日益嚴峻的云安全挑戰,傳統邊界防護模式已難以應對貫穿應用開發至運行階段的深層風險。天翼云安全踐行“安全左移”核心理念,將防護能力前置融入開發環節,并依托“云-邊-端”協同防護架構,構建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閉環。本文深入探討該架構的技術實現路徑,分析其如何在云端構建智能分析中樞、在邊緣實施精準訪問控制、在終端落實最小化權限管理,通過持續威脅檢測、數據分級保護與統一策略管控,實現從代碼編寫到數據銷毀的全程可管可控,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內生主動的安全保障。
- 未知攻擊因其隱蔽性、變異快、無特征可循等特點,成為云安全防護的主要挑戰,傳統依賴特征庫的靜態防御難以應對。天翼云安全構建以 AI 為核心的動態防御體系,通過威脅獵殺主動發現潛伏威脅,結合欺騙防御誘捕攻擊行為,形成 “主動探測 - 精準識別 - 實時攔截” 的閉環。該體系利用機器學習解析攻擊鏈特征,動態調整防御策略,將未知攻擊的發現周期從數周縮短至小時級,顯著提升了云環境對新型威脅的攔截能力,為企業數據安全提供主動防御屏障。
- 本文探討如何將分布式事務機制與數據壓縮技術深度結合,構建高效能數據管理架構。通過分析分布式事務的一致性保障與壓縮算法的存儲優化特性,提出在確保數據正確性的同時顯著降低存儲開銷的綜合方案。該方案有效解決了企業級應用中海量數據處理與系統響應速度的平衡難題,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支撐。
- 本文深入探討多租戶架構中數據隔離的核心挑戰與解決方案,分析不同隔離層級的技術實現及其在性能與安全方面的平衡機制。通過物理隔離、邏輯隔離與混合模式的對比研究,提出在保證數據安全性的同時優化資源利用效率的系統設計方法,為構建高效可靠的多租戶平臺提供實踐指導。
- 本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分布式架構構建PB級數據存儲平臺,并結合智能冷熱數據分層技術提升數據訪問效率。分析彈性擴展、數據分布、分層策略等核心機制,闡述其在多樣化業務場景下的實踐效果,為大規模數據存儲提供兼顧性能、成本與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
- 高密度計算場景(如數據中心集群、高性能計算節點)中,多任務并發運行導致 CPU 算力與內存資源的競爭加劇,易出現 “算力分配失衡” 與 “資源閑置并存” 的矛盾。CPU 核心調度通過動態匹配任務特性與核心能力,內存虛擬化技術通過資源池化與彈性分配,二者協同可打破物理資源壁壘,實現算力與內存的精準適配。本文解析高密度計算的資源競爭痛點,探討 CPU 核心調度的智能策略與內存虛擬化的優化路徑,揭示兩者如何平衡分配以提升整體資源利用率,為高密度場景的效能優化提供技術參考。
- 高負載運行場景下(如數據中心集群、高性能計算節點),硬件設備因持續高功率輸出產生大量熱量,若散熱不及時會導致溫度驟升,觸發性能節流甚至硬件損壞;而過度強化散熱又會顯著增加能耗成本,形成 “散熱 - 能耗” 的矛盾循環。通過智能調節機制協同散熱系統與能耗管控,可在保障設備持續服務能力的同時,避免無效能耗與硬件損耗。本文解析高負載下散熱與能耗的矛盾根源,探討散熱分級優化、能耗精細化管控的技術路徑,揭示智能調節如何實現二者平衡,為硬件長期穩定運行提供實踐參考。
- 在云計算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天翼云電腦作為中國電信旗下的云桌面解決方案,憑借其高效、安全、靈活的特性,正逐步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個人用戶遠程辦公的首選工具。然而,云電腦環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第三方軟件的兼容性提出了嚴峻挑戰。作為開發工程師,確保天翼云電腦與各類第三方軟件的無縫集成,不僅關乎用戶體驗,更是衡量云桌面服務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本文將深入探討天翼云電腦與第三方軟件兼容性測試的策略、方法、挑戰及解決方案,旨在構建一個全面、高效的兼容性測試體系。
- 在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企業對于云計算的需求日益復雜多樣。單一云服務提供商的解決方案往往難以滿足所有業務需求,這促使企業開始探索混合云與多云策略,以充分利用不同云服務提供商的優勢,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作為開發工程師,理解并實施服務器混合云與多云策略,不僅能夠提升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還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強業務韌性。本文將深入探討構建高效服務器混合云與多云策略的關鍵步驟和最佳實踐。
- 天翼全棧混合云在多云納管的能力
- 上一期我們從一個實際的案例展示了如何用 SoS 的方式運作一個大型的項目。這期我們將繼續深入討論 SoS 可能的不足之處。問大家兩個問題: 1.上期案例中這樣運作 SoS 哪些地方可能出現問題? 2.我們該如何應對? 在我們展開進一步討論前,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看看有沒有自己的答案? 現在讓我們從以下2個主要方面對 SoS 展開更多討論,看看可能出現的問題。
- Redfish接口簡介
- 混合云容災備份是一種將數據備份和容災備份分別存儲在私有云和公有云中的備份方案。相較于傳統的單一備份方案,混合云容災備份具有哪些優勢呢?
- 隨著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數據備份和容災備份已經成為企業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建設之一。為了提高數據備份和容災備份的效率和可靠性,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采用混合云容災備份的方案。下面是混合云容災備份的關鍵點分析。
-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數字化時代,云計算已經成為企業和組織進行業務轉型和創新的關鍵驅動力。隨著云計算的普及和應用范圍的擴大,企業越來越傾向于使用多云和異構云環境來滿足不同業務需求和提高靈活性。然而,多云、異構環境的納管管理成為云計算行業面臨的重要難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云管平臺應運而生。
- 近日,天翼云全棧混合云順利通過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以下簡稱密評),標志著天翼云全棧混合云密碼安全能力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沒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