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生產要素。存算分離和本土化適配成為未來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方向。天翼云作為境內領先的云服務提供商,正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積極布局未來數據基礎設施,助力數字建設。
一、存算分離:提升資源利用效率與靈活性
存算分離是一種將數據存儲與計算處理分離的架構模式,其核心在于將數據存儲在單獨的存儲系統中,而計算任務則在專門的計算集群上完成。天翼云的存算分離架構允許用戶將數據存儲在天翼云對象存儲(OBS)中,同時使用翼 MapReduce 集群進行數據處理。這種模式具有以下優勢:
(一)資源利用率提升
在傳統架構中,計算和存儲資源緊密綁定,導致資源利用率低。存算分離后,存儲資源和計算資源可以單獨擴展,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配置,防止了資源浪費。
(二)靈活性增大
存算分離使得數據存儲和計算處理可以單獨進行,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選擇合適的存儲和計算資源。例如,在大數據分析場景中,用戶可以將海量數據存儲在低成本的對象存儲中,同時使用高性能的計算集群進行數據處理。
(三)成本降低
通過存算分離,用戶可以按需購買存儲和計算資源,減少了不必要的硬件投資。同時,天翼云提供了靈活的計費模式,用戶只需為實際使用的資源付費。
二、本土化適配:構建自主可控的數字生態
本土化適配是天翼云未來數據基礎設施布局的另一重要方向。天翼云通過與本土主流服務器 CPU 和操作系統的適配,完成了多項本土化認證,支持飛騰、鯤鵬、海光、龍芯、申威等。這種本土化適配具有以下重要意義:
(一)保障數據安全
使用本土硬件和軟件可以有效降低數據泄露和被惡意攻擊的風險。天翼云的本土化適配確保了數據在存儲、傳輸和處理過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推動產業升級
本土化適配促進了本土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升級。天翼云與本土技術伙伴的緊密合作,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為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滿足特殊需求
對于一些對數據安全和隱私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如政務、金融等,天翼云的本土化適配提供了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這些方案不僅滿足了行業標準和法規要求,還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天翼云的未來布局
(一)智算升級
天翼云未來將重點升級三大智算:“息壤”“云驍”和“慧聚”。其中,“息壤”可以實現跨域、跨服務商異構算力的統一調度管理,加快形成一體化算力體系;“云驍”具備超大規模集群管理、運營和算力加速能力,可實現多層級加速;“慧聚”則為大模型開發者提供全流程的一站式大模型智算服務。
(二)資源池布局優化
天翼云將構建“2+3+7+X”公共智能計算云池布局,重點在京津冀與長三角兩大區域打造出具備萬卡級別的智能計算集群。這種布局將大幅提升算力規模和網絡傳輸能力,為用戶提供更高效、更穩定的服務。
(三)數據要素基礎設施建設
天翼云還將通過大數據翼 MR 和 DataWings,推動數據要素基礎設施建設。這些將促進數據要素的高效利用和價值釋放,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總結
天翼云通過存算分離和本土化適配,正在積極布局未來數據基礎設施。存算分離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和靈活性,降低了成本;本土化適配則保障了數據安全,推動了產業升級,滿足了特殊需求。未來,天翼云將繼續升級智算,優化資源池布局,鞏固數據要素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建設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