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現階段視頻監控行業的發展迅速,除了GB28181協議之外,還有ONVIF、RTMP、RTSP等協議,設備廠商眾多,裝維繁雜各異,每種類型設備(流)都要單獨配置。部分廠家雖然推出了自身的裝維工具,但是依然存在互不通用、難以批量裝維、僅限局域網內應用等缺陷。
另外,各種視頻平臺支持流媒體協議種類有限,即使勉強支持多種協議,都需要在原有平臺上進行預先配置。
現階段,端側接入平臺的的步驟如下:
1、在視頻監控平臺上,根據預先規劃的協議、設備型號等,填寫各種元數據;
2、根據步驟1的各種元數據,平臺側生成各種端側裝維參數;
3、在端側裝維參數即可實現設備接入到平臺,但是這一步最為繁雜,主要原因如下:
3.1、在絕大數場景下,端側接入到平臺只需要不到10個參數,但實際端側參數眾多,從幾十個上百個不等,嚴重干擾裝維效率。
3.2、不用廠商、不同類型設備接入到平臺,需要頻繁切換不同的裝維工具,客戶對利舊設備的裝維極其不利。
實現方案
1、全新一代智能視頻監控平臺作為最終服務端,由云邊調度服務、設備管理、云端存儲、資源統計分析、日志分析等模塊組成,按照部署文檔部署各個組件服務即可。
2、在局域網內安裝智能邊緣調度工具,該工具能發現局域網內所有的媒體設備。通過智能邊緣調度工具即可構建端側與平臺側之間的聯系,智能邊緣調度工具自動檢測出局域網內的流媒體設備等,利用平臺側的智能調度服務即可在平臺側自動創建該設備對應的預置參數,并自動將預置參數填寫在設備上,進而實現設備自動裝維到平臺,并自動調度。
3、智能邊緣調度工具自動填寫設備裝維參數之后,設備即可接入到全新一代智能視頻監控平臺。
4、設備離線、流中斷等,傳統視頻監控平臺無法感知端側真實情況,只能被動接受故障結果,無法定位業務鏈路中的故障環節,借助智能邊緣調度工具可以及時感知到設備側的故障,有助于故障定位、資源調度等。

4.1、在端側局域網內安裝智能邊緣調度工具,工具即可智能識別局域網內的合規設備。
4.2、通過互聯網與全新一點智能視頻監控平臺建立會話聯系,實現了端側與平臺的元數據信息交互。
4.3、平臺側自動化生成國標ID、SIP服務信息等,通過智能邊緣調度工具自動下發到設備側,通過標準化協議自動寫入到設備,無需人工裝維。
4.4、設備自動裝維之后,實現設備與平臺的交互,智能邊緣調度工具的角色不僅僅是裝維工具了,還實現了端側的“白盒”信息實時上報到平臺,實現平臺側從被動接受端側的“黑盒”信息,到可以實時感知端側的“白盒”信息。
4.5、獲取到端側的信息,主要有兩種用途:動態調度,故障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