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是一種用于在互聯網上傳輸數據的協議,它通過將數據分割成小塊,并使用標準化的格式進行傳輸。然而,HTTP是一種明文協議,這意味著傳輸的數據可以被第三方竊聽和篡改。為了解決這個安全性問題,HTTPS(安全的超文本傳輸協議)應運而生。
HTTPS通過使用加密技術來保護數據的隱私和完整性。在理解HTTPS的加密原理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兩個基本概念: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是一種加密方法,使用相同的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和解密。發送方使用密鑰將數據加密,接收方使用相同的密鑰解密數據。然而,對稱加密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安全地傳輸密鑰本身。
這就引入了非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使用一對密鑰:公鑰和私鑰。公鑰可以公開分享給其他人,而私鑰必須保密。發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鑰加密數據,接收方使用自己的私鑰解密數據。非對稱加密算法的一個關鍵特性是,使用公鑰加密的數據只能使用相應的私鑰解密,反之亦然。這意味著即使公鑰被竊取,攻擊者也無法解密數據,因為只有私鑰才能解密。
幾種常見的非對稱加密算法包括:
- RSA(Rivest-Shamir-Adleman):RSA是最常用的非對稱加密算法之一。它基于兩個大素數的乘積難以分解這一數學難題。生成RSA密鑰對時,私鑰包含兩個大素數的乘積,而公鑰包含與這兩個素數相關的指數和模數。RSA廣泛用于數字簽名、密鑰交換和安全通信等領域。

- DSA(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DSA是一種數字簽名算法,用于驗證數據的完整性和身份認證。它依賴于有限域離散對數問題的難解性。DSA算法生成一對公鑰和私鑰,用于生成和驗證數字簽名。
- ECC(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是基于橢圓曲線數學的一種非對稱加密算法。相較于RSA和DSA,ECC提供了相同安全性水平下更短的密鑰長度,從而提供更高效的加密和解密性能。ECC被廣泛應用于資源受限的環境,如移動設備和物聯網設備。
- Diffie-Hellman 密鑰交換(DH):Diffie-Hellman是一種用于安全密鑰交換的協議,它不直接進行加密或解密操作。DH協議允許兩個通信方在公開信道上協商出一個共享的秘密密鑰,該密鑰可以用于后續的對稱加密通信。
那么,HTTPS是如何使用這些加密原理來保護數據的呢?當客戶端(如瀏覽器)發起一個HTTPS請求時,服務器會發送一個數字證書給客戶端。數字證書包含了服務器的公鑰和一些其他信息,它是由受信任的第三方機構(稱為證書頒發機構)簽名的。客戶端會驗證證書的有效性,確保它是由可信任的機構簽發的,并且服務器的域名與證書匹配。一旦證書驗證通過,客戶端將生成一個隨機的對稱密鑰,稱為會話密鑰。然后,客戶端使用服務器的公鑰對該會話密鑰進行加密,并將其發送給服務器。服務器接收到加密的會話密鑰后,使用自己的私鑰解密得到原始的會話密鑰。從此以后,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通信將使用該對稱密鑰進行加密和解密,保護數據的隱私和完整性。
通過使用非對稱加密,HTTPS實現了以下幾個關鍵目標:
- 隱私保護:由于數據使用對稱加密進行傳輸,中間人無法竊聽或篡改數據。
- 身份驗證:數字證書驗證確保了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的身份,并防止惡意用戶冒充服務器。
- 完整性保護:使用加密哈希算法(如SHA)對數據進行摘要,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沒有被篡改。
總結一下,HTTPS通過使用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的組合,以及數字證書和加密哈希算法,確保了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這使得我們可以放心地在互聯網上進行敏感數據的傳輸,如個人信息、信用卡信息和登錄憑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