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被測信息系統密碼應用等級?
GB/T 39786-2021中的密碼應用等級一般由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級別確定。信息系統根據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確定等級保護級別時,同步對應確定密碼應用等級,即等保定級為第一級的網絡與信息系統應遵循GB/T 39786-2021第一級密碼應用基本要求,等保定級為第二級的網絡與信息系統應遵循GB/T 39786-2021第二級密碼應用基本要求,以此類推。對于未完成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定級的重要信息系統,其密碼應用等級至少為第三級。因此在進行密碼測評時,建議至少先完成等保的定級備案。
資源池沒過密評,客戶能部署云密評專區過密評,拿到測評報告嗎?
云平臺是否過密評不會直接影響租戶側的密評結果,若平臺側已經通過密評,那么云上租戶在進行商用密碼應用安全性評估時可復用平臺側的部分結果,如云平臺已經進行了測評且拿到符合要求的密評報告,那么云上租戶在進行測評時可復用物理和環境安全(即機房)的測評結果,反之,若平臺側沒有通過密評,那么云上租戶在進行密碼測評時則不能復用平臺側的測評結果,需要按照密評標準GB/T 39786-2021《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密碼應用基本要求》逐條測評。
購買了云密評專區是否還需要購買密碼測評服務?
需要,云密評專區主要為客戶提供密碼改造服務,即根據客戶的業務需求提供加解密、簽名驗簽、SSL加密服務等接口,協助客戶按照密評標準滿足身份鑒別、通道加密、重要數據存儲等指標,需要由客戶和云公司共同完成,而密碼測評指的是系統建設/改造完成后委托密評機構按照密評標準GB/T 39786-2021《信息安全技術 信息系統密碼應用基本要求》分別從物理和環境安全、網絡和通信安全、設備和計算安全、應用和數據安全、管理制度、人員管理、建設運行和應急處置等多個維度對系統進行測評,由測評機構、客戶和云公司共同完成,目前全國共有48家密評機構可進行全國系統的測評。
應用系統是否涉及代碼改造?
客戶在購買了云密評專區后還需要對應用系統進行代碼改造才能滿足業務系統的密碼需求,客戶通過業務系統實際需求調用云密評專區對應的服務,如身份鑒別不滿足需求,則需要調用身份認證服務對應的接口,如未對重要業務數據進行安全存儲,則根據實際需求,若重要數據需要進行防泄漏(機密性)保護,則調用加解密服務接口以保證重要業務數據的存儲機密性,若重要數據需要進行防篡改(完整性)保護,則調用簽名驗簽及服務接口保證重要數據的存儲完整性。云密評專區可提供的服務見下表。
| 密碼服務 | 服務說明 |
|---|---|
| 加解密服務 | 為應用系統提供重要數據的加密和解密服務,滿足密評中對重要數據傳輸和存儲的機密性要求。 |
| 身份認證服務 | 為應用系統提供對登錄用戶的基于國密數字證書的身份認證服務,保證應用系統用戶身份的真實性,滿足密評中對用戶身份真實性鑒別的要求。 |
| 簽名驗簽服務 | 為應用系統提供重要數據的簽名和驗簽服務,滿足密評中對重要數據傳輸和存儲的完整性要求以及操作的不可否認性要求。 |
| 密鑰管理服務 | 為應用系統提供集中的密鑰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滿足密評中對密鑰管理的安全性要求。 |
| 雜湊密碼服務 | 為應用系統提供雜湊密碼運算服務,滿足密評中對重要數據傳輸和存儲的完整性要求。 |
| 數字證書服務 | 為用戶、應用或設備提供數字證書的簽發、更新、注銷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為身份鑒別提供數字證書支撐服務。 |
| SSL加密服務 | 提供網絡通信通道的加密服務,滿足密評中對網絡和通信安全層面的數據傳輸機密性和完整性要求。 |
| 電子簽章服務 | 為應用系統提供電子簽章服務,電子簽章以數字證書為基礎,將數字簽名、印章圖片以及被簽章對象進行結合,通過簽章形式,滿足不可否認性要求。 |
| 協同簽名服務 | 配合移動端密碼模塊為應用系統移動端提供協同密碼服務,滿足移動端的密碼應用合規性要求。 |
| 時間戳服務 | 為應用系統提供用于證明原發數據的產生時間,滿足時間不可否認性的要求。 |
SSL VPN網關是什么?
SSL VPN網關是專為解決網絡間安全互聯設計的一款高性能安全產品,基于SSL協議為應用提供基于數字證書的高強度身份認證服務、高強度數據透明隧道加密服務,可以有效保護網絡資源的安全訪問。
數據加密網關是什么?
數據加密網關針對于數據庫數據存儲安全的高性能密碼網關設備,是基于數據庫透明加密原理的數據庫主動防御產品,具有透明加解密及完整性保護、密鑰合規生命周期管理、獨立于數據庫的權限控制等功能特性。
數據加密網關與通用服務器密碼機的區別?
| 通用服務器密碼機 | 數據庫加密網關 |
|---|---|
| 使用通用服務器密碼機對代碼進行改造實現對數據庫數據加密 | 使用專用數據庫加密網關進行應用集成實現數據庫中數據透明加密 |
| 加密能力深入應用代碼,用戶自主性高 | 應用系統無需進行代碼改造,應用集成數據庫加密機即可完成數據庫的加密改造,數據自動被加密和解密; |
| 應用需進行代碼改造,用戶、應用開發商、密碼機廠商以及測評機構需要緊密配合;應用需要解決加密改造中碰到的技術難題(模糊查詢等)。 | 某些加密模式需要改變應用和數據庫的網絡拓撲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