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事件統計
登錄容器安全衛士控制臺。
在左側導航欄選擇“集群安全 > 集群審計”,進入集群審計頁面。
查看事件統計信息:統計信息分為審計事件總數、操作用戶總數、添加事件總數、刪除事件總數、更新事件總數、查看事件總數、操作類型分布、資源操作分布、返回狀態碼、操作用戶分布,幫助客戶更直觀的查看集群內的異常事件分布。
查看日志列表
登錄容器安全衛士控制臺。
在左側導航欄選擇“集群安全 > 集群審計”,進入集群審計頁面。
查看頁面下方的審計日志列表,方便用戶溯源事件。
日志列表內,支持按照“安全狀態”、“日志級別”、“日志所屬階段”、“操作對象”、“操作類型”、“對應客戶端”、“客戶端節點IP”、“API響應狀態”進行篩選查詢。
日志信息參數說明:
參數 說明 日志級別 審計日志根據日志策略可以選擇事件保存的等級,根據等級不同,APIServer記錄日志的詳細程度也不同。
目前支持的日志等級有:
None:不記錄日志。
Metadata:只記錄Request的一些metadata(例如user, timestamp, resource, verb等),但不記錄Request或Response的body。
Request:記錄Request的metadata和body。
RequestResponse:最全記錄方式,會記錄所有的metadata、Request和Response的Body。
日志所屬階段 審計日志根據日志策略可以選擇在事件執行的某個階段記錄。
目前支持的事件階段有:
RequestReceived:接收到事件且在分配給對應handler前記錄。
ResponseStarted:開始響應數據的Header但在響應數據Body發送前記錄,這種一般應用在持續很長的操作事件,例如watch操作。
ResponseComplete:事件響應完畢后記錄。
Panic:內部出現panic時記錄。
操作對象 操作的資源類型。 所在集群 操作對象所屬集群。 操作類型 操作類型分為get獲取、watch監控、list獲取、update更新、create創建、patch修改、delete刪除這些類型。
update和patch的區別:update請求需要將整個修改后的對象提交給 k8s;而patch請求只需要將對象中某些字段的修改提交給k8s。
對應客戶端 事件服務的客戶端名稱(在userAgent中定義)。 訪問源IPv6/IPv4 事件服務的客戶端所在節點的IP地址。 API響應狀態 API響應狀態碼分為以下幾類:
“1XX”為信息性狀態碼(informational)。
“2XX”為成功狀態碼(Success)。
“3XX”為重定向狀態碼(Redirection)。
“4XX”為客戶端錯誤狀態碼(Client Error)。
“5XX”為服務端錯誤狀態碼。
常用的狀態碼解釋說明如下:
200:OK,請求成功,具體意義根據請求所使用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201:Created,請求成功并創建了資源;
403:Forbidden,表示身份認證通過了,但是對服務器請求資源的訪問被拒絕了;
404:Not Found,表示服務器找不到你請求的資源;
409:Conflict,表示請求與服務器當前狀態沖突。通常發生在更新資源時,主要是處理并發問題的狀態碼。
500:Internal Server Error,表示服務器執行請求的時候出錯了。
API請求URL API請求URL的地址。 安全狀態 安全狀態分為正常和異常這兩種,異常是指觸發了內置策略的事件。 請求時間 事件的請求時間。 單擊日志列表內的下拉按鈕,可展開查看事件的json格式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