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場景
Web應用防火墻(Web Application Firewall,WAF),通過對HTTP(S)請求進行檢測,識別并阻斷SQL注入、跨站腳本攻擊、網頁木馬上傳、命令/代碼注入、文件包含、敏感文件訪問、第三方應用漏洞攻擊、CC攻擊、惡意爬蟲掃描、跨站請求偽造等攻擊,保護Web服務安全穩定。
操作步驟
步驟 1 登錄管理控制臺。
步驟 2 單擊管理控制臺左上角的
,選擇區域或項目。
步驟 3 選擇“安全 > Web應用防火墻(獨享版)”。
步驟 4 在左側導航樹中,選擇“網站設置”,進入“網站設置”頁面。
步驟 5 在目標域名所在行的“防護策略”欄中,單擊“已開啟N項防護”,進入“防護策略”頁面。
步驟6 在“Web基礎防護”配置框中,查看Web應用攻擊防護的防護狀態。

Web基礎防護功能默認為開啟狀態,并使用“僅記錄”模式的防護規則策略。
- 狀態
:表示WAF的Web基礎防護的防護模塊已開啟。
:表示該防護模塊處理關閉狀態。
- 模式:分為攔截和僅記錄兩種模式。
- “攔截”模式表示當遭受Web攻擊時,WAF立即攔截攻擊請求,并在后臺記錄攻擊日志。
- “僅記錄”模式表示當遭受Web攻擊時,WAF不會攔截攻擊請求,僅在后臺記錄攻擊日志。
步驟 7 單擊“高級設置”,進入“Web基礎防護”界面。
-
“防護等級”:分為寬松、中等、嚴格三種模式,默認為“中等”防護模式。
防護等級說明
防護等級 說明 寬松 防護粒度較粗,只攔截攻擊特征比較明顯的請求。
當誤報情況較多的場景下,建議選擇“寬松”模式。
中等 默認為“中等”防護模式,滿足大多數場景下的Web防護需求。 嚴格 防護粒度最精細,可以攔截具有復雜的繞過特征的攻擊請求。
當需要更嚴格地防護SQL注入、跨站腳本、命令注入等攻擊行為時,建議使用“嚴格”模式。
-
靈活設置防護檢測類型。
-
WAF默認開啟“常規檢測”防護檢測,用戶可根據業務需要,開啟其他需要防護的檢測類型。
使用建議
如果您對自己的業務流量特征還不完全清楚,建議先切換到“僅記錄”模式進行觀察。一般情況下,建議您觀察一至兩周,然后分析僅記錄模式下的攻擊日志。
- 如果沒有發現任何正常業務流量被攔截的記錄,則可以切換到“攔截”模式啟用攔截防護。
- 如果發現攻擊日志中存在正常業務流量,建議調整防護等級或者設置全局白名單(原誤報屏蔽)來避免正常業務的誤攔截。
業務操作方面應注意以下問題:
- 正常業務的HTTP請求中盡量不要直接傳遞原始的SQL語句、JAVA SCRIPT代碼。
- 正常業務的URL盡量不要使用一些特殊的關鍵字(UPDATE、SET等)作為路徑,例如:“//www.example.com/abc/update/mod.php?set=1”。
- 如果業務中需要上傳文件,不建議直接通過Web方式上傳超過50M的文件,建議使用對象存儲服務或者其他方式上傳。
防護效果
開啟Web基礎防護功能后,在瀏覽器中輸入模擬SQL注入攻擊的測試域名,WAF將攔截了此條攻擊。您可以在“安全總覽”頁面,查看攻擊的攔截日志。
在“防護事件”頁面,您可查看“昨天”、“今天”、“3天”、7天、“30天”或者自定義時間范圍內的防護日志。同時,單擊“詳情”,可以查看具體的攻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