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翼云所有文檔中,邊緣節點、CDN節點、Cache節點、緩存節點、加速節點、天翼云節點等都是指天翼云邊緣節點。邊緣節點是相對于網絡的復雜結構而提出的一個概念,指距離最終用戶接入具有較少的中間環節的網絡節點,對最終接入用戶有較好的響應能力和連接速度。其作用是將訪問量較大的網頁內容和對象保存在服務器前端的專用Cache設備上,以此來提高網站訪問的速度和質量。
分布式結構就是將一個完整的系統,按照業務功能,拆分成一個個獨立的子系統,在分布式結構中,每個子系統就被稱為“服務”。這些子系統能夠獨立運行在web容器中,它們之間通過RPC方式通信。因此按照微服務的思想,網站安全監測產品的功能模塊可拆分成多個獨立的服務,即:安全事件監測、漏洞監測、可用性監測、DNS監測、內容安全監測。每個服務都是獨立的項目,可以獨立運行。如果服務之間有依賴關系,那么通過RPC方式調用。單機處理到達瓶頸的時候,就把單機復制幾份,這樣就構成了一個“集群”。集群中每臺服務器就叫做這個集群的一個“節點”,所有節點構成了一個集群。每個節點都提供相同的服務,那么這樣系統的處理能力就相當于提升了好幾倍(有幾個節點就相當于提升了這么多倍)。分布式監測集群可以在實現網站安全監測產品完整、系統化的同時,能夠解決訪問速度和質量的問題。
網站可用性(web usability)是衡量用戶體驗的指標, 是對用戶使用網站達成目標是否順利、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用戶是否滿意的綜合衡量,反應在具體指標上關注的有目標站點的響應速度、可訪問性等。
Web漏洞通常是指網站程序上的漏洞,可能是由于代碼編寫者在編寫代碼時考慮不周全等原因而造成的漏洞,常見的Web漏洞有Sql注入、Xss漏洞、上傳漏洞等。如果網站存在Web漏洞并被黑客攻擊者利用,攻擊者可以輕易控制整個網站,并可進一步提權獲取網站服務器權限,控制整個服務器。主要有以下幾種攻擊方法:SQL注入、XSS跨站點腳本、跨目錄訪問、緩沖區溢出、cookies修改、Http方法篡改、CSRF、CRLF、命令行注入。
DNS即Domain Name System,是域名解析服務的意思。它在互聯網的作用是:把域名轉換成為網絡可以識別的ip地址。人們習慣記憶域名,但機器間互相只認IP地址,域名與IP地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它們之間的轉換工作稱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專門的域名解析服務器來完成,整個過程是自動進行的。比如:上網時輸入的www.baidu.com會自動轉換成為220.181.112.143。
相關Web應用層面的安全問題與事件,包括各種Web組件、協議、應用等。
通過設置網站白名單,可以讓滿足條件的請求不經過任何網站安全監測防護模塊的檢測,直接訪問源站服務器。
支持一鍵阻斷來自指定IP地址、IP地址段以及指定地理區域的IP地址的訪問請求。
網頁掛馬指的是把一個木馬程序上傳到一個網站里面然后用木馬生成器生一個網馬,再上到空間里面,而后加代碼使得木馬在打開網頁時運行。
暗鏈就是看不見的網站鏈接,其在網站中做得非常隱蔽,短時間內不易被搜索引擎察覺。暗鏈攻擊,是指黑客通過隱形篡改技術在被攻擊網站的網頁植入暗鏈,這些暗鏈往往被非法鏈接到色情、詐騙、甚至反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