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和鏡像的區別是什么?
云主機備份和鏡像服務有很多功能交融的地方,有時需要搭配一起使用。鏡像有時也可用來備份云服務器運行環境,作為備份來使用。
云主機備份和鏡像服務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 對比維度 | 云主機備份 | 鏡像服務 |
|---|---|---|
| 概念 | 備份是將云主機或者云硬盤某一時間節點的狀態、配置和數據信息保存下來,以供故障時進行恢復,其目的是為了保證數據安全,提升高可用性。 | 鏡像相當于云服務器的“裝機盤”,它提供了啟動云服務器所需的所有信息,其目的是為了創建云服務器,批量部署軟件環境。系統盤鏡像包含運行業務所需的操作系統、應用軟件,數據盤包含業務數據。整機鏡像是系統盤鏡像和數據盤鏡像的總和。 |
| 使用方式 | 數據存儲位置:與服務器/磁盤數據分開存儲,存儲在對象存儲(OBS)中。如果將創建備份的云硬盤刪除,對應的備份不會被同時刪除。 操作對象:保存云服務器/磁盤指定時刻的數據,可以設置自動備份和過期自動刪除。 用途:備份可以恢復數據至原服務器/磁盤中,也可以直接創建新的磁盤或整機鏡像。 是否可以導出至本地:否。 |
數據存儲位置:與服務器/磁盤數據分開存儲,存儲在對象存儲(OBS)中。如果將創建鏡像的服務器/磁盤刪除,對應的鏡像不會被同時刪除。 操作對象:可以將服務器的系統盤和數據盤制作為私有鏡像,也可以通過外部鏡像文件制作私有鏡像。 用途:系統盤鏡像或整機鏡像可以創建新的服務器,數據盤鏡像可以創建新的磁盤,實現業務遷移。 |
| 應用場景 | 數據備份和恢復 | 服務器上云或云上遷移 部署特定軟件環境 批量部署軟件環境 服務器運行環境備份 |
| 優勢 | 支持自動備份,可以定時定量保留服務器/磁盤某一時間節點的數據 | 可以備份系統盤。可以將本地或者其他云平臺的服務器數據盤鏡像文件導入至鏡像服務中。導入后,可使用該鏡像創建新的云硬盤。 |
云主機備份和鏡像服務的聯系主要有以下幾點:
- 通過云主機備份可以創建整機鏡像。
- 為云主機創建整機鏡像時,需要先對目標云主機進行備份。
- 使用備份創建鏡像時,鏡像會對備份進行壓縮,所以產生的鏡像可能會比備份小。
什么是全量備份和增量備份?
默認情況下,對一個新的資源第一次進行全量備份,后續進行永久增量備份。如果該資源已進行過多次備份,并將所有備份刪除后,再執行備份,則該次備份也默認為第一次全量備份。
- 第一次全量備份,備份磁盤的已用空間(非磁盤總空間)。例如一個100GB的磁盤,共寫入40GB數據,則備份40GB。
- 后續增量備份,備份磁盤相比上一次備份后變化的空間。例如首次備份后新產生或變化了5GB數據,則第二次備份5GB。
云主機備份支持從任意一個備份恢復資源的全量數據,不管這個備份是全量還是增量。因此,當某一個備份被人為刪除或過期自動刪除后,不會影響使用其他增量備份恢復數據。
舉例:服務器X按時間順序先后生成A、B、C三個備份,每個備份都存在數據更新。當備份B被刪除后,備份A和備份C還是可以繼續用于數據恢復。
說明
極端情況下,一個備份大小和磁盤大小相同。全量備份時的“已使用空間”和增量備份時的“變化空間”,都是通過計算磁盤內數據塊變化實現的,不是通過計算操作系統中的文件變化實現的,不能通過操作系統中間文件大小評估全量備份的大小,或者通過文件大小的變化評估增量備份的大小,結果會產生偏差。
為了數據安全起見,會默認執行365次增量備份后執行一次全量備份。
備份和容災的區別是什么?
| 對比維度 | 備份 | 容災 |
|---|---|---|
| 使用目的 | 避免數據丟失,一般通過快照、備份等技術構建數據的數據備份副本,故障時可以通過數據的歷史副本恢復用戶數據。 | 避免業務中斷,一般是通過復制技術(應用層復制、主機I/O層復制、存儲層復制)在異地構建業務的備用主機和數據,主站點故障時備用站點可以接管業務。 |
| 使用場景 | 針對病毒入侵、人為誤刪除、軟硬件故障等場景,可將數據恢復到任意備份點。 | 針對軟硬件故障以及海嘯、火災、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運行故障切換,盡快恢復業務。源端可用區恢復正常時,可輕松利用故障恢復能力重新切換回到源端可用區。 |
| 成本 | 通常是生產系統的1~2%。 | 通常是生產系統的20%~100%(根據不同的RPO/RTO要求而定),高級別的雙活容災,要求備用站點也要部署一套和主站點相同的業務系統,基礎設施成本需要翻倍計算。 |
說明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最多可能丟失的數據的時長。
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從災難發生到整個系統恢復正常所需要的最大時長。
備份和快照的區別是什么?
備份和快照為存儲在云硬盤中的數據提供冗余備份,確保高可靠性,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 指標 | 存儲方案 | 數據同步 | 容災范圍 | 業務恢復 |
|---|---|---|---|---|
| 備份 | 與云硬盤數據分開存儲,存儲在對象存儲(OBS)中,可以實現在云硬盤存儲損壞情況下的數據恢復 | 保存云硬盤指定時刻的數據,可以設置自動備份。如果將創建備份的云硬盤刪除,那么對應的備份不會被同時刪除 | 與云硬盤位于同一個AZ內 | 通過恢復備份至云硬盤,或者通過備份創建新的云硬盤,找回數據,恢復業務。數據持久性高。 |
| 快照 | 與云硬盤數據存儲在一起 說明 備份由于數據搬遷會耗費一定的時間,創建快照和回滾快照數據的速度比備份快。 |
保存云硬盤指定時刻的數據。如果將創建快照的云硬盤刪除,那么對應的快照也會被同時刪除 | 與云硬盤位于同一個AZ內 | 通過回滾快照至云硬盤,或者通過快照創建新的云硬盤,找回數據,恢復業務。 |
云主機備份和云硬盤備份有什么區別?
兩者的主要差異如下表所示。
| 對比維度 | 云主機備份 | 云硬盤備份 |
|---|---|---|
| 備份/恢復對象 | 服務器中的所有云硬盤(系統盤和數據盤) | 指定的單個或多個磁盤(系統盤或數據盤) |
| 推薦場景 | 需要對整個云主機進行保護 | 系統盤沒有個人數據,因而只需要對部分的數據盤進行備份 |
| 優勢 | 備份的同一個服務器下的所有磁盤數據具有一致性,即同時對所有云硬盤進行備份,不存在因備份創建時間差帶來的數據不一致問題 | 保證數據安全的同時降低備份成本 |
什么是云主機備份?
云主機備份(CSBS,Cloud Server Backup Service)可為云主機創建備份,利用多個云硬盤一致性備份數據恢復云主機業務數據,最大限度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正確性,確保業務安全。
云主機備份可以實現對多塊云硬盤的崩潰一致性備份,云主機內的多個云硬盤是同一時間點進行備份的,但是備份前未凍結應用和文件系統,不備份內存數據,因此不是應用一致性備份。
什么是備份策略?
備份策略指的是對備份對象執行備份操作時,預先設置的策略。包括備份策略的名稱、開關、備份任務執行的時間、周期以及備份數據的保留規則。其中備份數據的保留規則包括保存時間或保存數量。通過將云主機綁定到備份策略,可以為云主機執行自動備份。
什么是一致性備份?
業界對備份一致性的定義包括如下三類:
不一致備份:云主機中文件或磁盤數據的備份,不在同一時間點產生。
崩潰一致性備份:云主機中文件或磁盤數據的備份,在同一時間點產生,但不會靜默數據庫等應用系統、不會備份內存數據,不保證應用系統備份的一致性。
應用一致性備份:文件/磁盤數據在同一時間點,并靜默數據庫刷新內存數據,保證應用系統備份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