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場景
本章節指導用戶為Linux系統的ECS或BMS添加域名解析并添加安全組,防止下載Agent安裝包與采集監控數據時出現異常。本章節以ECS為例介紹如何修改DNS和添加安全組,BMS操作步驟類似。
修改ECS的DNS配置有兩種方式:命令行和管理控制臺。您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其中一種方式進行配置。
注:添加DNS服務解析和配置安全組針對的是主網卡。
修改DNS(命令行方式)
本節介紹使用命令行方式添加域名解析地址至resolv.conf文件的操作步驟和方法。
如果想要使用管理控制臺方式,請參考修改DNS(管理控制臺方式)。
使用root帳號,登錄ECS。
輸入“vi /etc/resolv.conf”,打開文件。
在文件中添加“nameserver X.X.X.X ”,輸入:wq,按“Enter”保存并退出。
修改DNS(管理控制臺方式)
本節介紹登錄管理控制臺后修改ECS的DNS配置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本章節以ECS為例介紹如何修改DNS和添加安全組,BMS操作步驟類似。
在管理控制臺左上角選擇區域和項目。
選擇“服務列表 > 計算 > 彈性云主機”。
彈性云主機列表中,單擊ECS名稱查看詳情。
在“虛擬私有云”項單擊虛擬私有云名稱,進入“虛擬私有云”界面。
在“VPC名稱/ID”列表中,單擊“vpc-328c”。
在“子網”列表中,單擊“subnet-328d”所在行“修改”。
彈出“修改子網”對話框,修改“DNS服務器地址1”為正確的DNS服務器IP地址。
注:subnet-328d為該ECS的子網。
單擊“確定”,保存設置。
注:在控制臺修改DNS需重啟ECS或BMS后生效。
修改ECS的安全組規則(管理控制臺)
本節介紹登錄管理控制臺后修改ECS安全組規則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本章節以ECS為例介紹如何修改DNS和添加安全組,BMS操作步驟類似。
在ECS詳情頁,單擊安全組頁簽。
進入安全組列表頁。
單擊具體的安全組名。
單擊“更改安全組規則”。
進入安全組詳情頁。
注:BMS的操作步驟:
請單擊表格中左上角的安全組ID。
在對應安全組“操作”列單擊“配置規則”。
在“出方向規則”頁簽下單擊“添加規則”。
按下表所示添加規則。
表 安全組規則
| 協議 | 端口 | 類型 | 目的地址 | 說明 |
|---|---|---|---|---|
| TCP | 80 | IPv4 | 100.125.0.0/16 | 用于從OBS桶下載Agent包到ECS或BMS中、獲取ECS或BMS的元數據信息與鑒權信息。 |
| TCP、UDP | 53 | IPv4 | 100.125.0.0/16 | 用于DNS解析域名,下載Agent時解析OBS地址、發送監控數據時解析云監控服務Endpoint地址。 |
| TCP | 443 | IPv4 | 100.125.0.0/16 | 采集監控數據到云監控服務端。 |